齐泰、黄子澄等人,曾经预估了形势,万一金陵城破,则朝廷南渡再聚以抗衡。可这个意见遭到了方孝孺的强力反对,他表示誓死不退离京城。而建文帝见惯了这幅争吵的局面,总是忧心忡忡,俯头哀思,不作言语。最终建文帝表态:“朕不仅不退,还要北上。朕绝不退过凤阳老家,如若金陵兵败,朕就隐身于皇觉寺,等众位卿家勤王北上。”
朱允炆的这番表态,齐、黄二人又是极力反对,千呼“不可”,万喊“危险”,朱允炆难得大怒一场:“凤阳乃我大明龙兴之地,这都丢掉了,朕还算什么大明天子,朕宁可死,也绝不后撤。”齐、黄二人摄于龙威震怒,也就不做言语。最终朝廷军制定了战略:朱允炆迎难而上,率轻骑北上凤阳,方孝孺固守南京,齐黄二人做后应。
方孝孺之所以认可朱允炆的意见,未做反对,主要是因为凤阳是大明的发家之地,朱棣摄于太祖在天之灵的震慑,不敢造次。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造反起家的朱棣,还是畏惧太祖的天威的,绝无颜面对尸骨未寒的先皇,更不会去皇觉寺这等皇家寺院接受灵魂的拷问。
而道衍之所以知道建文帝的下落,还是源于他与方孝孺的两段际遇。洪武八年,道衍第一次 一秒记住域名sscm.3qdu.com
进京到礼部应试,期间遇到盛名之下的青年才俊方孝孺。俩人经宋濂引荐相识,初次见面俩人只是互相打量,既无问候,也无言语往来,均默不作声,就惺惺相惜的,手谈棋局,对弈了两局,皆是三劫循环无胜负,众人无不嗟叹,一时之间传遍京城成为美谈。道衍却觉得背脊发凉,顿感不祥之兆,心想此人怕是我一生的克星。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国丧期间,道衍二次进京再遇方孝孺。马皇后的去世令朱元璋悲痛之余,也感叹时节如流,岁月无情,那一天要是自己也驾鹤西去,自己的儿子能守得稳江山吗?所以他想在生前,为朱标铺好道路,招选能臣干吏来辅佐未来的新君,特此还向朝廷群臣发布招贤令,宗泐举荐道衍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在朱元璋那遭到冷遇之后,郁闷的道衍与宗泐徘徊于宫中踱步,遇到了同样受到召见方孝孺。方孝孺吃惊之余,询问道衍的近况,俩人第一次见面虽未言语互动,也无甚交集,可似乎是前世的宿缘,真是一见如故,相谈有节。虽然道衍大姚广孝二十二岁,两人交流却毫无障碍。迫于朱元璋的召见时间紧迫,方孝孺约好与道衍几日后祥云客栈相见就离去了。。
此时的方孝孺真是阵风得意马蹄疾,年纪轻轻,就得到吴沉、揭枢的引荐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见此人诗书有德,行为端庄,又严以律己,衣着庄重肃穆,评价颇高,对太祖朱标说道:“这样一个德行兼备之人,你一定要好好重用,一直用到他垂垂老矣,不能动弹。”说完朱元璋放声大笑。虽然后来因为秦淮妓女的事情被仇家揭发检举,朱元璋不仅不惩罚方孝孺,还下令逮捕了举报之人,大呼:“小人。”后来方孝孺前来说情,并袒露事实,朱元璋对方孝孺的做法非常满意,也就放了检举的人。
话别了方孝孺,道衍偶然结识了朱棣,便立下了一生的宏愿。三天之后,他如约来到了祥云客栈,而方孝孺已经早早的来到了,正饮茶读书好不自在。。。。。。
一秒记住域名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