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何平!你怎么了,不看书吗?”
耳边响起杨帆声音的下一瞬,他赶忙将心态放平,趁着杨洪的书研读起文章来。
学堂里很快只剩下朗朗的读书声。
“新纪三十三年八月,民伐朔州,会于横山,民率千骑长驱直入…”
装模作样读文章的同时,何平再次思考起了剧情的问题。
另外,这些古文是真的繁杂啊…
鬼知道那些人怎么啃下来的。
“那么,今天要考校你们的,就是《朔州地方志·新纪三十三年·横山之战》《旧纪书·山阳之乱》和《新纪书·楚会论战》这三篇…”
站在台上的教习缓缓道。
“是,谢师。”
跟着谢师温习了这几篇文章后,众少年便一个个站起来背诵其中一篇,他和杨帆自然也不例外。
令他惊讶的是,杨帆居然很轻松的背诵出了谢师提问的《横山之战》,中间连一处停顿都没有。
“何平,《楚会论战》。”
“啊…是!
十一年秋,郑师伐我,公将战,楚会请见。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啊不,战于浦岭。”
凭借着这篇文章跟记忆里某册史书诡异重合的部分,何平惊险的通过了考验。
到吴涛背诵的时候,谢师却是给他挑了《山阳之乱》,也是三篇里面最复杂的一篇,果不其然,吴涛背的错漏百出,被谢师好一顿说教。
“民入城,卒皆高呼曰:‘越王进,横山兴!’,民当赐百金与众,令军纵酒狂欢,三夜不止....”
下一个背诵者声音清晰,语句连贯,显然也是熟读此篇,何平瞥了他一眼,只看见对方阴沉的脸色。
平州少城主吴群——昨天设局的真·幕后黑手。
想必他现在恨不得直接让杨帆消失。
何平如此想到。
待得最后一个人背完后,谢师便淡淡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都回去吧。”
听得此言,吴群等人起身就走,何平则拉着杨帆跟杨洪等人一道离去。
几人很快就走到了平州城东北的广场,就在这时,何平突然听见一阵风声。
抬头望去,只见一只苍鹰从天而降,鹰上载着一名中年男子,等候在广场中央的城主和他身边的少城主吴群见状赶忙迎了上去,只听城主寒暄道:“鄙人平州城主吴海,特迎东华刘执事来我平州城,这几日还请暂住城主府..”
“那刘某就多谢吴城主好意了。”
中年男子闻言摆了摆手,身旁的苍鹰便在一阵光芒中散于无形,只留一片羽毛随风飘落。
目睹这一幕的杨洪等人发出了惊叹:
“无,无中生鹰?”
“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那叫元气化鹰。”
“虽然没听说过,但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咳咳咳咳。
何平又被狠狠呛了一口。
元气化鹰的你够了啊喂!
“洪哥,这次郡守来人,你说会不会是因为选拔赛又要开了。”
“唔,很有可能!那我们就要赶紧回去修炼了。杨帆兄弟,你们一起来吗?”
“好啊。”
“那就走吧。”
——
路上,杨帆在杨洪的讲述之下大概了解了平州城这“选拔赛”的机制:
简单来说,选拔赛是由东华郡官方策划,平州城具体执行的一项为少年修炼者准备的激励措施。
每届选拔赛开始前郡守都会委托商会带过来十株一品药草,几十枚一品养元丹以及一些东华学院发放的“补血药丸”,平州城主府接到货物后,便会以它们和一点钱币为奖励开办选拔赛,从平州城周边各地汇集的千余名少年会在七轮的角逐中决出前十。所有参赛者将按照排名瓜分奖励。
而在平州城,每一场选拔赛的前十名都是吴家子弟。
以杨洪为首的平民子弟也参加过选拔赛,但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前二十罢了。
这些都不是重点,坐在一旁的何平心想到:
此时正是东华学院每一年惯例的招生期,这一场选拔赛的前十名能得到的可不只是药草而已。
据他所知,那位刘执事这次来的时候至少带了名额,药草,药丸,武技,以及养元丹这五样东西…
如无意外的话,明天他们就会揭晓这场选拔赛的前十将会获得东华学院招生正赛的参赛资格。
而从正赛之中脱颖而出的人,就能进入东华学院,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招生这段剧情…终于开始了啊。”
“我有些,等不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