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乡试了(1 / 2)南国青青果首页

既然这间茶馆里面都是胡说八道,涂林就换了一间。可惜如同换汤不换药,虽然换了茶馆,但是那些闲聊的八卦的人不变。

乔老爷子占到一半,来考试的秀才们占到一小半,还包括涂林本人在内。剩下的一小半被那些秀色可餐的瀛洲女子们拿走了。

涂林很郁闷,离应考还有两天,除了跑一趟书摊老板那里之外,就呆房间,看看小书,练练小楷。在这等不求上进的情况下,涂林自觉自己的小楷倒是有了几分精进。

好在时不时丽雅胡鹰兄妹会来找涂林聊一聊,白玄也时常找涂林聊一下道家的那些问题,不然险些闷杀涂林。

乡试开始了。

还是以前的规矩,华扬太守还是在主持考试,临抽题,照例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分发下试卷开始考试。

考试无非还是那几个模块,默写难了一些,不再是默写中间几句,而是默写某一篇。大概默写完了五篇,第一关终于完了,涂林松了一口气,却不知道已经过了个把时辰。

由于考试的量和难度加大了,考试的时间也扩大到了整整一天,晚上也要秉烛夜考。

涂林也快成了研磨兄了,在那里足足磨了半个时辰,才开始继续答题,心境也稳定了很多。策论依然是三篇,却具体了很多。

第一篇论如何赈灾,假使黄河水患以后,如何去安抚百十万流民,如何稳定快速进行重建,如何让灾区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秩序上来。

涂林心里道,只怕这道题又是工部出的。

既然是灾后重建,防灾就不提了。水灾的特点危害持续性以及受灾面积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找准了关键的地方,解决起来不难。

第一关键就是稳定流民,赈灾是要花钱米的。朝廷第一时间就是要调大量粮米去稳定物价,开设粥厂,不能饿死人。第二就是以工代赈,收取雇佣有劳动力的流民,让他们去维持秩序,清理受灾的危害物,如溺毙的人和牲畜,寻找和保护干净的水源,派医官消灭潜在的疾病。稳定人心,即时清理出别有用心的人。稳定以后按情况安返流民返乡,按清理田地的情况鼓励对应田地,重新划分田地及时制作田契,朝廷奖励生产用具和耕牛和良种,后续免税政策要及时。

第二道题对涂林来说就容易了,如何在对西部北部游牧民族的作战中取胜。

要胜利容易,要长胜不容易。游牧政权侵扰大周西部的原因在于自给不足,自给不足在于天灾和人祸。西北部冰雪灾祸多,当地为了活命自然要来找粮食,大周富庶自然是目标。人祸在于部落政权之间的倾轧,草原上活不下去了自然会来大周边境找事情。

所以战争就分为军事上的和政治经济上的。军事上,游牧政权善骑射,机动能力强,爆发力高,却不能持久,在骑兵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能以守代攻,只要受得住就能耗得过敌人,在耗过以后,就集中优势兵力,快速出击,以消耗敌人军力为主。待敌人军力远不如我大周时,派优势兵力,秋风扫落叶,将他们彻底收复或者歼灭,派流官治理,使之与大周内部行成贸易往来,脱离以游牧为生的传统,使风雪灾害不至于行成流患。

经济上则开关互市,使之依赖于我大周的粮食等稀缺物资,不至于无路可走。又使大周百姓与之融合,行成新的大周子民,脱离游牧为生的传统,使之定居下来,则不容易行成流患。

涂林写完这篇文章,天就将近黑了,涂林吃完清水烧饼,如了厕,就开始一边休息一边思考。

考卷的答题量很大,涂林观察了一下周围的考生,不是在研墨思考,就是在努力答题。

第三题就是朝廷如何增加收入上。哎,涂林道,这题估计是户部出的,那前一题就是兵部出的了。看来这乡试的题目早就是朝廷拟定好的了,尼玛这是全国卷。另外似乎朝廷真的很缺钱了。

谈到朝廷如何增加收入,既在税收上又不在税收上。重农抑商看来是不得不改了,应该重农重商双管齐下。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必须要朝廷掌控,盐,铁,早就官营了,可是能赚钱的远远不止这些。

先说商,通有无才有商,统一商税,不乱增加赋税。商业兴盛才有城市兴盛,城市兴盛才有人口聚集,有人口聚集才能赚到人的钱,赚到人的钱才有税收。

再说矿,开矿才是来钱最快的,矿是朝廷的,开出来就是钱。找矿开矿是重点。

再说关口,与外界贸易就有关口,设立关口通商,无论是路关还是海关,都要设立,同时打击走私,有进出的货物都需交税。

再说大周目前的收入主体在于农税,交农税的主体是最多的农民,他们收入低,还不稳定,却要稳定交税,明显不合理。要改成按朝廷田亩收税,官绅一体纳粮交税,只要有田在册,就要交税,有田有收入自然交的起。这样朝廷的农税收入才能稳定。至于朝廷与外界通商,设立福利彩票专门赈灾,涂林没敢继续想,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