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岁,按照惯例,要抓周,也即在地上铺一条毯子,摆上各色物件,让孩子抓取一件,以预示前程。
苏洛周岁时,抓的是算盘,苏家夫妇很是开心,觉得她天生是做生意的料,注定是要继承他们的绸庄的。
当然,那时苏洛还叫苏梅,苏家夫妇喊她梅儿,她喊他们爹娘。
不过,苏夫人看着苏梅时,总觉得有点疏离感,有点陌生。怎么说呢?这孩子这么小,似乎就有了自己的主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与他们夫妇不太亲近。
有时候她看着苏梅,会突然想起小青说过的那句话:“苏夫人,如果你怀的是个女孩儿,你还会爱她,对她好吗?”
她给了肯定的回答。那时她才刚刚怀上苏梅,全府都在庆贺苏老爷老来得子。
但是,当苏梅抓着算盘,摇摇晃晃地朝苏夫人走去时,苏夫人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孩子伸着小手,把算盘递给她,奶声奶气地喊:“娘。”仿佛做了天大的好事。
是啊,这孩子是从自己肚里出来,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何自己还要如此疑神疑鬼呢。
她接过算盘,伸手抱起孩子,在她的脸颊上亲了亲。孩子咯咯地笑了,既幸福,又甜蜜。
一岁的苏梅不大缠着苏夫人,却常常缠着小青,缠着狸猫。
小青看着小小的苏梅,有些开心,也有些难过,时常陷入沉思,要苏梅拉她喊她才能醒过来。
狸猫对苏梅,却是全心全意,任由她欺负。他们一起玩时,倒是都全身心投入,十分快乐。
苏梅时常拔狸猫的胡子,狸猫也不动,实在痛了,就拱拱她的手。
苏梅时常抓狸猫的耳朵,抓得久了,狸猫便甩甩头,支棱支棱耳朵。
苏梅有时会骑着狸猫,狸猫也配合地走几步,再把她放下。
小青坐在一旁剥莲蓬,看着他们两个失去记忆的人如此快乐,也会会心一笑。
很多时候,留有记忆的那个人,是最不快乐的一个。人们用记忆折磨自己,却责怪记忆里的人,实在是不应当。
后面的事情证明了抓周的正确,苏梅算术很好,记忆也不错,除了情感有些迟钝,其他都挺好。
换句话说,这个人有点痴。好在,这点痴对她的成长并没有造成障碍。
苏老爷爱她,时常带她去绸庄,她站在长长的柜台上,咿咿呀呀,奶声奶气,很是惹人爱。
有些客人来逗她,顺便买些布匹,店里的生意更好了。
客人走后,她跑到帐房先生那里,看他拨算珠,拨错了,便揪他的白胡须。后来帐房先生见了她就躲。
苏梅喜欢热闹,喜欢绸庄外面长长的街市,叫卖声传入店内,她就忍不住,拉着苏老爷的衣角,朝外拽。
苏老爷也乐意,抱着小小的苏梅到处逛逛,买一支糖葫芦,买一个拨浪鼓,看一会儿杂耍。有时也替苏夫人买回些钗环脂粉。
苏夫人看着满载而归的爷俩儿,也十分欢喜。
时光飞逝。九岁那年,苏梅从教书先生那里回来,坚持要改名字,她说,洛这个字很好,临水而居,却各个独立,既柔和,又大气。
她说,梅这个字太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