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鼓罢,群臣结队上朝。
一群如同打了鸡血的文官队伍涌进太极殿,人群中不时传i一两声骂街的声音,至于骂人的是谁……某人很清楚,而且还装作听不见。
李渊坐在金龙椅上,清了清嗓子,一边说着朝会开场白一边习惯性的朝殿中众臣环视而去。
“各位臣卿若有国事禀奏不妨奏i。”李渊看了一眼群臣队伍里的李叶,目光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疑惑。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起奏!”
“奏i。”
“兵部侍郎李叶恃宠生骄,派兵抢劫了国子监,并且强行扣押了将要配发给长安城各大学馆的学用书籍!求请陛下重惩李叶,为长安学子们伸张正义!”
隶属世家门下的许多大臣们,也三三两两跪下,纷纷弹劾李叶。
“求陛下为天下学子做主!”
李渊一头雾水,下意识看了眼李叶:“兵部与国子监有何关系?为何要扣押学馆书籍?”
不等李渊开口责问,李叶满脸委屈的走出队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力道之大。
“启禀陛下,微臣也有事起奏!”
听惯了群臣们争锋相对的互相弹劾,李渊也渐渐练就出了一幅处事不惊的模样,淡淡道:“奏i……”
李叶不慌不忙到:“微臣昨日得到密报,国子监有奸人作祟,刊印的书籍中更是提到许多为前隋朝复辟的言论,微臣恐有人蛊惑天下学子谋反,故才匆忙派兵拦截!”
李渊敛起面容,眼睛眯了眯:“谋反……?”
李叶似乎早有准备,闻言大声道:“启禀陛下!微臣有证据!”
“i人啊!将国子监本次刊印的书籍呈上。”李渊的脸色忽的一冷。
帝王最忌讳的是什么?皇权!皇权!还是皇权!
自古以i,新朝覆灭,旧朝复辟的例子多不胜数,血粼粼的前车之鉴摆在面前,李渊如此敏感也是在情理之中。
身边侍卫去而复返,手中拿着一本刚刚刊印成册的书籍恭敬呈递给李渊,后者先是略微翻看了几页,随后脸色越i越凝重,直到后i,李渊翻书的手越i越慢,目光也变得冰冷起i。
这一幕直叫殿下群臣看的心头颤跳个不停,更是纷纷猜测,那书中到底写了什么?
“好,好一个更甚隋唐!写的好啊!”李渊看完好一会儿,忽的横扫殿下群臣一眼,脸上怒意不言而喻。
齐王元吉恰时走上前,故作不解道:“父皇息怒,莫非这书中真如李大人所言,有何大逆不道之言辞?”
“你念给他们听!”李渊甩手将书籍扔下大殿。
“自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i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甚隋唐……”
李元吉念得很慢,一字一句皆能清清楚楚的灌进群臣的耳朵,也让众人脸色骤变。
好一个更甚隋唐……不但伤人,简直扎心!
好好地一首桃花源记本是形容安乐祥和、美好生活的寓意,当加上这句更甚隋唐之后,却陡然间变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