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三章 龙井社(1 / 2)天骄奶爸大宋行首页

一盏清茗,一炉浅香。

沈晦静坐在“龙井”茶室的安全,凝神,静思,泼墨会挥毫: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沬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笔意闲适、恬静,恰恰合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境。

苏轼垂手立在案几一旁,神情中充满了艳羡之色。

沈晦展颜一笑,挥毫在词句的下角写下“绍圣六年三月苏东坡作于钱塘”。

苏东坡一见,不由得面露喜色,继而又有些忸怩道:“先生玩笑了,苏轼哪有这等才华!”却已经伸手去拿那一页词句。

沈晦笑道:“你今后且学着样子自己写写,写得多了,自然就成了。这些稿子你且收着,待到回京时,拿给欧阳修他们看看。”

苏东坡见他如此说,更是欢喜,口中连连称是。

苏家父子久在东京混迹,他们虽籍着高太后的荫庇勉强在东京立足。可他们却深知“学而优则仕”一条在赵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历代官家尚文弃武,若是能在文采方面一枝独秀,则必然是前途可期的了。

两人正说话间,忽听门外人声响动,循声望去,都是些熟悉的面孔。原来全都是武林坊里一些小茶庄的店主。

武林坊中有数十家茶庄,多年来一直是“绿羽茶庄”一家独大。它长久地垄断了周边的茶叶买卖,小茶庄们不过是做些“绿羽茶庄”不屑于做的小宗生意。他们大都是周边的茶农,不愿轻易放弃多年的祖业,只得在夹缝里惨淡经营!

这些茶农中有一个头脑灵活的,名唤韩悦。他这些时日,眼瞧着这“龙井”茶叶被杭州的达官贵胄们争相抢购,便动了归附龙井,借机摆脱被“绿羽茶庄”倾轧的念头。

不想韩悦的想法恰恰也正是众小茶庄的心思,他只是稍作游说,各家便纷纷响应。更是迫不及待地聚到了“龙井茶室”的门前。

闻听众人的来意,沈晦不由得心中暗喜。这些时日“龙井”的声名日隆,黑市甚至已经炒到了十两白银一斤的地步。这种情形却不是他所期望的,他的理想是将“龙井”行销诸省、整个大宋、乃至周边国家。龙井要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用品,而非平常人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尽能多的原料供应是关键!

想到此处,沈晦正色望着众人说道:“感谢各位对我沈晦的信任,既然大家愿意将自己的产业托付‘龙井’,沈某当仁不让!今后沈某定然殚精竭虑,定不负各位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