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四章 常雨龙(1 / 2)天柱山风云首页

陈树生向师爷阮铭士询问攻城之计,阮铭士却说:“主公,依在下之见,还是退兵为上策。原智太过强大,常氏兄弟有万夫不当之勇,未经三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我军无将匹敌,不如退兵,再作后图。”阮铭士预计,这次起兵,将以失败告终,但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拍没柴烧。

陈树生也有同感,刚刚开战,就丧了三员大将,而且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常氏兄弟,而宣信邈武功也是不弱。便叹口气说:“师爷所言不错,只是心有不甘。”陈树生是骑虎难下,攻城吧,无有大将,退兵吧,往哪里退?

陈树生正在犹豫,却闯进一员小将,十八九岁年纪,身材高大,背后插两把铜锤,跪下哭着说:“侄儿见过叔父。”小将是常金秋的儿子常雨龙,得知父亲被原智杀死,特来报仇。到帐外听到阮铭士和陈树生的谈话,怒火上升。

陈树生不认识常雨龙,便问:“你是何人,起来说话。”

“小将常雨龙,常金秋乃是家父。”常雨龙站起,抱拳说:“闻说家父被原智杀害,特来报仇。”

陈树生闻言说:“贤侄孝心可嘉,只是原智实在过于强大,报仇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常雨龙大声说:“叔父,不要长他们志气,灭自己威风,给我一支人马,定将原智人头献上。”常雨龙拔出双锤,往地上一镦,“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岂能从长计议。”常雨龙的双锤要比常金秋的大一倍,每个重一百斤。

陈树生看常雨龙的双锤比其父的双锤要大得多,这往地上一镦,帐篷都发摇了,心中大喜,暗想正是天助我也,给我送来如此战将,便喜说:“既然贤侄报仇心切,就拨给你三千兵马,前去报仇雪恨。”

常雨龙谢过陈树生,带着三千兵将,直到南门下,大叫原智下来受死。

小兵连忙跑进城楼报告,其时原智与康达正在商谈破敌之策,便与康达来到堞口,见挑战小将使的是双锤,估计是常氏后代前来寻仇,便拿起追风刀准备出战。

康达拦阻说:“杀鸡焉用牛刀,大将军且在城上观看,待未将前去了结了他。”康达说着,一拿穿云枪,带着四大校尉,四千兵马出城。

还未等康达立定,常雨龙便举锤大喊:“来人可是原智?”常雨龙一心要找原智报仇。

康达将穿云枪一摆说:“擒你这种毛头小子,何须我家大将军亲自出马,我乃大将军帐下,上将康达是也,毛头小子,快快通上名来,本将军不杀无名之辈。”

原来不是原智,你回去吧,免得枉送性命。常雨龙也不报姓名,把马勒住,站在原地说,“我母亲要我不可滥杀无辜,故而,只杀原智,别的人一概不论。”

“毛头小子,口出大言,先胜了我这穿云枪再说。”康达拍马上前,嗖嗖嗖,一枪快如一枪。

常雨龙舞动双锤,不过他只是招架,没有还手,并一个劲劝康达,“回去吧,我只杀原智,不杀你。”

可是,康达哪里肯回?见常雨龙只是招架,并不攻击,心中大怒,也太不把我看在眼里了。便拿出看家本领,穿云十八枪,这枪法以快称霸武林,而且枪枪都是致命的。

常雨龙一维招架,可康达不依不饶,枪枪逼人,惹得性起,便抡起双锤,放出本事,与康达大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