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紧,这有什么?唉!呵呵!平定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眼下黄巾之乱,其实不可怕,日后恐会群雄割据,就更难收拾了。”王浩也不隐瞒,笑道。
“说的是,阎某也正有此想法,将军,所谓知音难觅,今日阎忠算是遇到知音了!哈哈!嗯,不过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待回到陈留后,阎忠定然造访,将军可万望别嫌弃啊!”阎忠看了一眼大部队,说道。
他没想到王浩竟和自己这般臭味相投,那自己原来为此特意准备的一番话,就不必说了,日后再说不迟。
“哈哈!嫌弃的话哪里说来?阎将军你愿造访,王浩赤脚相迎还来不及呢!好,那回到陈留城后,将军早日到来,王浩定备好酒宴接待。”王浩微微一笑,拱手道。
“一定!那阎忠权且告辞了,部队也要走动了,皇甫嵩将军一举攻下了陈留城,多亏王将军你之计,他们在城里摆庆功宴,我们也不能落后!嘿嘿!王将军,你去陈留城时,可做好准备,别被皇甫大人的盛情款待给吓着了。”阎忠一拱手,便返回队伍中。
“嗯,告辞!”看着阎忠远去的背影,王浩也慢悠悠走回队伍,心里却想:阎忠这人有那所谓的“不臣之心”,早晚必为我所用。
他心底,有种奇怪的感觉,渐渐觉得,自己常对人说的民主、自由,其实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个嘘头,只是为了达成目的罢了,自己真能放着天下一把手的帝王之位位不要么?
呵呵!多半是做梦吧?老子莫名其妙来这三国乱世,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要是真平定天下了,给别人这么多干嘛?
那太划不来了,这些先进的文化体制啊!还是留给子孙后代去做吧!咱先管这辈子的事,更何况,这种先进的思想体系到了这个年代,遇到的问题太多,得罪天下豪强,多半要落得王莽的下场,尸体都被人家乱刀割了吃了,跟汉末时代的人说什么自由意志,绝对要引火烧身,然后被人乱刀分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要坚持,不是疯了,就是固执到傻的地步。
李云飞那小子不也说,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要分给别人?
这阎忠有一定造反的心思,如他来投自己,那贾诩也必定能要到,再加上田丰,有二人助力,增大实力,那一统天下倒也有望……
王浩眼中冒出精光,已经有了帝王之心。
王浩等人回到陈留城后,那迎接的阵仗,也确实让王浩吓了一跳,皇甫嵩、曹操、刘琦等几号人物全部到齐了。
这番能一举攻破陈留黄巾,王浩的功劳最大,因此皇甫嵩特别对待,进城的一路上与王浩谈笑风生,也特别给王浩安排了最好的房屋居住,连饮食上都详细安排到位。
而后大摆筵席,王浩和皇甫嵩一并,居于首座,再然后皇甫嵩将各人的功绩上表朝廷,又给有功将领分了金银细软,战俘、兵器,犒赏三军。
本来按理说,这获得的几万黄巾军战俘,不能私自划分,怎么也得上表给朝廷,再论功行赏但眼下天下大乱,朝廷也顾不得许多了,招募义军,只要能平定黄巾军,而且不和朝廷唱反调,他管你多少兵马。
这也使得许多地方豪强,也趁势加入平定黄巾之乱,获得官位、金银珠宝不说,实力也越来越强许多地方太守,自主权力更是增强,私家兵马数千的也不少,加上自己所掌握的合理合法的正规部队,手上拥有上万人的太守、刺史,何止一个。
皇甫嵩也便自作主张,私自让王浩和刘琦,在营中任意挑选五千战俘,他无不痛快赠予。
刘琦自是爽快的从战俘里挑了五千骑兵王浩则是推却了皇甫嵩的一番好意,只要了两千骑兵,和自己本部人马凑够一万。
皇甫嵩觉得过意不去,便另外支援了王浩粮饷七万石,足够王浩及手下人马吃半年的。
至于曹操,他是中央朝廷派来的援军,不好分俘虏给他,也只多送了他一些金银细软。
另外,朱儁和孙坚也获得大胜,攻下了许昌、蔡郡等多处要地,将陈留到汝南各处要道逃亡的黄巾军尽数消灭,那号称“截天夜叉”的何曼,也被孙坚力战所擒,同时也被孙坚武力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表示愿意到孙坚帐下效力。
大获全胜,陈留黄巾被消灭,一众人在把酒庆功,休整的同时,也抓紧操练兵马,擦拳磨脚,准备一举再将汝南黄巾给灭了。
只是,还有个不好的消息,北边本来答应要来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围剿黄巾的卢植,却因不肯给天子刘宏派来检查的小黄门左丰行贿,被左丰所记恨,让左丰向天子刘宏进了谗言,被罢免了官职。
不过张角既死,冀州黄巾主力确实被消灭,实力大损,除北边黑山军拥数万之众,实力仍盛其他残余的大多只是一些兵不过数千,实力不强的黄巾余党。
这主要还是卢植以少胜多,奋力剿贼之故,其在平定冀州黄巾上面功劳确实甚大天子刘宏也不好加罪,因此只是免了其官职,赐金还乡。
同时朝廷拜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职务,在冀州平定黄巾余孽,攻打黑山黄巾。
在陈留的一众人,听闻了这些荒唐的消息,又是苦笑惋惜,又是无奈愤恨。
天子昏庸与否,大汉朝纲可否匡扶的问题也到了连皇甫嵩、朱儁心里都开始不抱希望的地步。
知晓历史的穿越者刘琦,只是摇头冷笑而王浩,则另有想法,怎么说卢植于自己也有恩情,若是能请他出山,让他为自己所用,那更是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