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新的压力(1 / 2)汉末理想家首页

王浩看着典韦和周仓这俩憨货搞出一场正经的闹剧,苦笑不得。

随后他再看向战场,细细观察着阵中左冲右突之猛将和彪军。

那赤面长须,使青龙大刀的,不必多想,一看就是关羽,武财神的长相,是后世人皆知的,可惜不在自己手中,也不知日后有没有机会收了他。

至于那使丈五水文枪的猛将,王浩实在想不起那人是谁细细打量了一阵,又见黄巾军后一将突入阵中,见那人手持双剑,双臂极长,不知道的,以为是长臂猿呢!

看那长臂,持双剑的大将,一双宝剑使得也还真精巧,一对长剑如雪,左刺右削,往来突撞,一连砍翻十数名黄巾军骑兵,虽身边有护卫协助,但那人武艺,也能看出来不弱。

“那家伙手这么长,莫不是刘备吧?刘备这厮这么厉害么?看这样子,恐怕实力不在我之下!”王浩暗暗心惊,有些苦恼。

要说刘备这人,比较弘毅宽厚,也能知人待士,这一点上有刘邦的风气,其人注重仁义之道,胸怀大志,欲借此来安天下。

理想美好,但现实骨感,人心裹测,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岂是单用仁义能取得天下的?若是人人皆心向仁义,天下岂能大乱?

需知,乱世之中,许多人缺乏远见,只着重眼前利益,若自己处在如履薄冰之时,为了眼前利益可能会不顾一切!

刘备的想法,也就在这时代能出头,要是到后世,肯定处处碰壁,最后不免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费了时间,临了空无一物。

不过,就是在这时代,刘备也不是很顺利,他心中虽有仁义立场,但其前半生很多时候为现实所逼,有时候会陷入两难境地,若不能暂时背弃的话,既在世上无法立足,更不能实现志向若太果断的背弃,也不符合刘备本意。

也因此,刘备在诸如领徐州、荆州时总是顾忌仁义之表,行事不够果断,来来去去,就成了个伪君子一般,有时候难免让人生厌。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在战略远光和治世之才上,刘备远不如曹操,但其百折不挠,多数时候都能坚守立场,不唯利是图,终不失为下者,实可称为人中之杰。

再看战场之上,左右后三路幽州来援骑兵已突入黄巾军阵,城下龚景携民币尽力杀敌,渐渐处优势,黄巾军遭到四路围攻,大将、程远志、邓茂皆死,军心动荡,渐渐溃散,落了下风。

靠!这些黄巾军顶不住了,看来不能再等了。

王浩站立起身,督促道:“好了,诸位,戏看够了,周仓拜师也拜了,别玩了,快快准备出战,再等可就捞不着肉吃了。”

“诺!”

张飞、典韦等即便领先王浩奔下山丘,翻身上马,握紧了兵器。

王浩看着这些好战分子,内心也不禁激动,下了山丘,翻身上马,将长枪往前一指:“张飞、典韦、甘宁听令,尔等各领一千精骑分成三路突杀黄巾军阵,余者随我紧压之后,一举破敌!”

五千余早已经历过战场厮杀的军士闻令,握紧了兵器,分成四队,随着王浩等奔到山丘顶上,眼光露出不同的神色,有嗜血兴奋,有一本正经,沉着冷静……但,没有一个露出胆怯之色,这是见过血、上过战场的老兵才有的气质。

此时青州城下,黄巾军已然散乱,占不到半点便宜,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杀!”

王浩手一挥,还未落下,张飞、典韦、甘宁便大喝一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三名大将,犹如天崩地塌之势,领着三千精骑,分成三路,奔驰下山,声震青州城。

周仓与公孙璃护住王浩左右,随后也高喝着杀奔下山。

周仓虽已诚心归降王浩,但他是个重情义的直汉子,毕竟是黄巾军出身,要他带头去冲杀的话,倒底有些不合适因此,周仓也成了王浩的亲卫队队长,作为贴身护卫。

霎时间,张飞等三队精骑就冲至黄巾军阵前,更不停留,只顾往前冲杀。

原本步兵就被骑兵克制,更何况这些黄巾军大多甲盾不全,又不成阵势,一窝乱蜂,再加上现在折了首领程远志,士气已被压住,此时此刻,如何还能抵挡张飞等所率的精骑,瞬间就被张飞等突破了阵脚,杀入阵中,来往冲突,势不可挡!

这些精骑皆挂马蹬,比之其他骑兵要稳健得多,冲击力和士兵杀伤力也增强了数倍,这更让黄巾军抵挡不住,黄巾军碰上幽州来援骑兵还能僵持一会,可这下却无不是一触即溃,毫无反手之力。

“燕人张飞在此!黄巾贼众何不早降!”张飞杀的兴起,挺枪跃马,率一千铁骑冲杀,黄巾军如波浪般开裂。

不远处的典韦和甘宁,则配合了起来,两人一马当先,四把大铁戟上下翻飞,左砍右劈,无人可挡兼之这两个猛士力大,黄巾军将士但凡与之会战者必死,意外碰着也得伤,二将所到之处,尽是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不多时,王浩所率两千骑也加入战场,黄巾军遭到八方来攻,短时间内大溃败,主将程远志和邓茂皆被斩了,缺乏最高指挥,一时间,倒戈而逃者不知有多少。

激战不到一刻钟,形势完全逆转,黄巾军原本是来攻城的,此刻则是四散奔逃,反被追杀,或逃或死,三万余人顿时作鸟兽散。

这些青州黄巾军虽然溃败,但投降者却甚少。

一场战斗下来,也就王浩收了千余战俘,自己损伤一百多人,但没有阵亡而像龚景、邹靖等人,似乎不愿接受战俘,只要报黄巾军掠夺之仇,拼命追杀,屠戮极多,但他们自己也时而遭到黄巾军反扑,同样损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