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将军,何必如此动怒,这些小人不明事理,冲撞了将军,现在已经以死谢罪,将军劳苦功高,我等都亲眼见着,您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当以大局为重啊!”
“是啊!将军息怒,还望三思而后行。”
听到王浩提起董卓,再见到皇甫嵩和曹操都颇有巴结王浩的意思,一众朝中大臣登时脸色骤变,慌忙打着圆场相劝同时一个个无不拿凶狠的目光瞪向了赵宋那几名死党侍卫,此时他们恨不得上去把那几名侍卫打死!
王浩见着一众人立刻变脸,心底却也明了,先前他不向天子下拜,傲气十足,也引得一众大臣不满所以才纵容那些大内侍卫胡来,这些腐儒显然低估了他王浩的本事。
眼下虽然皇甫嵩和曹操都来劝了,王浩不好不给面子,但还是忍不住想训斥这一众大臣几句,当下咳嗽两声,酝酿了一番。
“皇甫将军、孟德兄。非是我王浩不卖给二位的面子,可你们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货色,整个一群欺软怕硬,道貌岸然,趋炎附势之辈!此番击败董贼,好歹我也是功臣,但刚一见面,这些侍卫就因我身体不便,腿脚不利索不能下跪,出口伤人!我说出原因,无人理解,这些大臣居然还纵容侍卫来杀我,闹了这么一段时间,也不见有人阻止!
哼!我王浩是山野村夫,不知什么大道理,只是觉得,这些大臣现在就对我这般恶劣,日后我若在朝中为官,还不得蹬鼻子上脸,骑到我王浩头上作威作福啊?嘁!大汉江山今沦落到如此地步,全拜他们这些所谓的忠臣所至!原因我之前也说过了。”王浩顿了顿,指着百官,厉声骂道:“尔等枉费世家出身,家族势大,却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被董卓欺凌到如此地步,屁都不敢放!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大汉朝廷养你们何用?吃着朝廷俸禄干嘛使的?君子六艺白学了?四书五经白读了么?光说不练的软弱之辈,实在不足以谋!说句难听的,若被董卓杀了个干净,也未必是坏事,说不准还能还我大汉朗朗乾坤的清平盛世!”
也许是最近一段时间碰壁太多,先是在虎牢关追杀董卓时意见不合,然后到洛阳兵分两路……这些都让王浩失望再加上这连日战争,使王浩身上戾气加重这不,先被赵宋那侍卫一激,再加上百官的不作为,就彻底让王浩爆发了,当下也不管不顾身份地位,毫不留情的一针见血的喝骂百官。
天子刘协虽然没被骂,但却已经被吓得一动不敢动,朝中百官也都被骂的耷拉着脑袋,虽不少人有心反驳,但要么实在找不到托词,羞愧难当要么就惧怕王浩之威,怕他和董卓一样杀红了眼,稍有意见不同的拔刀相向。
皇甫嵩和曹操乃至刘备,见得王浩如此毫不留情的喝骂百官,心中也为难,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两边都不想得罪,只是张了张嘴,终于作罢!
“说的是!”一众大臣群里突然分出一条路,只见阎忠走了出来,对着众人一拱手,高声喝道:“诸位同僚,王将军所言虽然难听了点,但却也可圈可点,并非全无道理诸位也不想让我大汉四百年江山今朝尽毁于此吧?当今能救陛下与我等出苦海的,中兴汉室的,现在看来,不过王寰宇将军、曹孟德将军,皇甫大人三人而已!对了,这位刘玄德兄,也是一位大功臣!
你们想想,可笑那袁绍四世三公,名扬天下,先受过董贼侮辱,又被董贼杀了他叔父一家老小,他身为讨董联军的盟主,至今却不见有丝毫动静!击败董贼,光复函谷关,救下我们的可不是他们!盟军中有一路诸侯刘琦,乃是荆州刘表之子,汉室宗亲,可实际呢?他出多大力了么?他真想救天下么?
诺大的天下,十三州之地,二十一镇讨董诸侯,竟只有王寰宇、曹孟德、刘玄德三路诸侯奋不顾身,孤军深入前来救驾,忠心可鉴,击败董贼足以证明一切!可笑尔等,竟因王将军身体不便之故,就纵容侍卫作乱犯上,险些谋害功臣!我阎忠亦耻于与尔等同朝称臣耶!”
阎忠一言既出,一众大臣更加无言以对,阎忠所言的确有理有据,再加上光复函谷关,将函谷关内董军将士一举歼灭,全是阎忠之功,这让他们也不敢加以反驳。
“阎将军,别来无恙乎?”皇甫嵩见得阎忠,颇为感慨,上前握住阎忠的手,轻声道:“今卢大人罢官隐居,朱大人弃官而逃,朝中同经生死,讨伐黄巾贼的老伙计,就剩你了,唉!”
“多谢老将军挂怀,阎忠一直未敢忘老将军昔日提携之恩,今我等重逢,乃是天意啊!”阎忠喜极而泣,紧紧握住皇甫嵩的手,笑道。
“唉!也罢,也罢!毕竟咱们击败了董贼,救得天子,光复函谷关,又有故友重逢,这些无不是一件大好事!寰宇贤弟,诸位,不如咱们就此翻过去,忘掉那些烦恼之事,咱们先进关内,大摆筵席,痛饮一番,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见得矛盾放缓,曹操急忙打圆场,拍了拍王浩的肩膀,高叫着笑道。
“也好!孟德兄有言,做兄弟的自然同意。”王浩也消了气,微微顿了顿,做出一副笑脸,说道。
“说的是,说的是!”
见到矛盾缓解,原本战战兢兢的百官登时松了口气,又听到曹操提议要大摆筵席庆贺一番,百官都想起董卓兵败,大汉复兴有望之事,都是喜上加喜,精神大振,纷纷笑着出言附和道。
随后,王浩也不再计较,在皇甫嵩、曹操等人及朝中百官的拥簇下,与天子一齐进了函谷关同时,天子刘协倒是挺懂事的把赵宋那几名死党全部贬为了庶民,终生不录用。
在数万将士的努力下,不多时便在关内铺设好筵席,随即犒赏三军,众人都准备大吃一顿。
值得一提的是,宴会上席位也被有意的安排了一下,不仅王浩、曹操、刘备三位救驾功臣部下大将全被安排了座位除此之外,王浩和曹操、皇甫嵩三人都处在同一层次座位,和三公的位置并列,仅在小皇帝刘协之下。
至于刘备,则不幸的被安排到了末位。
酒至半酣时,左中郎将蔡邕和侍中赵温上前和天子刘协低声说了几句,随后二人便起身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但见年龄不过十余岁的小皇帝刘协颤颤巍巍的起身,举起了杯酒,稚气未脱的喝道:“敬齐讨逆将军,齐武侯王爱卿,还有骁骑校尉曹爱卿,以及刘爱卿三位!朕当国难之时,朝中大臣自身难保,关东诸侯起兵伐董,虽口称正义,然众诸侯皆有异心,唯独王、曹、刘三位爱卿奋不顾身的率军救驾,且大败国贼董卓,救驾功成,乃是莫大之功劳,莫大之荣耀!
有三位栋梁在此,汉室复兴指日可待,乃是大汉之幸!大汉之福也!朕甚感欣慰,惜朕年幼,对部下管教不严,今日使那些大内侍卫狗胆包天的冲撞王爱卿之虎威,还危及王爱卿之性命,朕心中甚是惭愧。今国贼董卓已大伤元气,难成气候,朕与诸位爱卿有幸逃出升天,得以光复,多是王、曹、刘三位爱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