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寰宇兄,这数日来事务繁忙,还不曾拜见,今日好不容易抽出空来见你,却撞见这档子事!嘿嘿!寰宇兄你还真是大度啊!心这般宽敞,不怕那张辽一去不回,重投故主么?”这时,一声长笑从王浩背后传来,言语颇为随便。
“哈哈!阎兄,张辽这人忠义,我深知肚明,岂会不放心?倒是你,此番击败董卓,救得圣驾,多亏你里应外合啊!文和兄可在?这几年和他书信来往,还没见过真人,此番用水火二计大破董贼大军,多亏了他,我还没来得及当面感谢呢!”王浩一听便知是何人,当下笑了笑,回头一看,果不其然,阎忠这小子,总算是想起来要和我私聊了哈!
“这位是……”王浩转过身来,才看见阎忠身边有一名书生打扮之人,一时错愕。
阎忠哈哈大笑,扬声道:“寰宇兄,你刚刚还念叨着的人,怎地现在一见面就不认得了。”
“你是文和兄?”王浩有些惊愣的指了指眼前的书生,又惊又喜,做了几年笔友的贾诩贾文和,今日总算是见着真人了!
在王浩被封东莱太守,还未与皇甫嵩等人分别时,王浩就交代了一封书信给阎忠,让其交给贾诩后阎忠回到洛阳,与贾诩见面时将书信交给了他,同时说了王浩对他颇为赏识这让怀才不遇的贾诩惊喜不已,登时便放弃了去凉州投奔董卓的打算看完王浩书信当日,贾诩便写了一封回信,托人送往东莱。
从此,王浩和贾诩便成了笔友,数年往来书信不断王浩深知贾诩其人,是故才让贾诩不必着急来投奔自己,可先去凉州投奔董卓,作为内应当时董卓尚未霸京,王浩在信中便已说明,董卓野心勃勃,日后必定会为祸京城。
而之后,果是如王浩所言,这让贾诩深为叹服,开始王浩让他当内应,还让他有些不满但随着书信来往增多,贾诩开始认识到这位素未谋面之人,对自己是真的赏识,同时其人可以说是学富五车,王浩所知所闻,许多地方确实是超出了贾诩的理解几年交往下来,在贾诩心底,也已将王浩视作了主公。
也难怪王浩不计麻烦的和贾诩做笔友,贾诩其人虽然不算正面,可以说是个厚黑的政治家,但其人的才华和用处的确大。
贾诩有毒士之名,先后效命于西凉董卓名下,李傕、郭汜部下相助过张绣,最后才归于曹操,且颇受张绣、曹操重视。
贾诩在他每一任主公部下,都有极大的功劳在李傕、郭汜部下时,助其反攻长安。后成为张绣的谋士,就助张绣两次击败曹操,取了典韦和曹操长子曹昂还有侄子曹安民的性命不说,甚至还差点要了曹操的性命。
但最后曹操还是大度的接受了贾诩,曹操视才如命,从其将间接害死典韦和儿子、侄子的贾诩收入麾下,且厚待之,就可见一斑。
不过事实证明曹操的选择没错,官渡之战时,贾诩就正确的力主与袁绍决战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联军,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另外,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还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
不论是李傕、郭汜、张绣,还是曹操、曹丕,都将贾诩视为心腹,即便有血仇,可见其人善于交际,深晓乱世自保之术,毒士之名,果然不虚,在乱世和官场上进退自如,一生太平。
“正是贾诩贾文和,主公,贾诩神交主公已久,深感佩服!今日得见主公,了却了一桩心事!主公,还记得你我先前的约定吧?此番正好实行!贾诩正式见过主公!”贾诩深作一揖,微笑着道。
贾诩亲眼见着王浩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放了下来,他见王浩相貌不算太出众,也没什么异于他人之处,且脸上胡子不多,俨然像一个小白脸,使他暗自惊奇,对王浩愈发好奇起来,所以当下便叫上主公了!
“哈哈!文和兄见笑了,量某有何出众之处,不过有些微末之才学,实在不足称赞!倒是文和兄之大才,满腹经纶、一腔韬略,某向来佩服。”王浩听得贾诩如此,心中也高兴,谦虚的回道。
“主公谬赞,诩才是微末之才,与主公相比乃是相形见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主公才略过人,善待部属,素有人望,知善能举,知恶能去,可谓天下少见之明主贾诩有幸得主公赏识,有知遇之恩,今番董贼败退,诩也可不用卧底,可以光明正大的效命于主公了,实在令人高兴。”见王浩这般谦虚,贾诩便更谦虚的回答。
“我王浩何德何能,能令文和如此敬佩?文和高才,王某亦羡之,今又得文和相助,王某如鱼得水也!”王浩抚掌大笑道。
“行了,行了!你们俩也不是刚认识,何必这般做官场互吹?你们二人都是大才!我们三人许久不见,还是等忙完了眼下之事,再去喝一杯吧!”看不下去的阎忠,忍不住出口说道。
“哈哈,阎兄说的是,我们又不是初识了,以后都是弟兄,好!等事情忙完,咱们三人一定要好好聚一聚!”得贾诩来投,王浩心情大好,说话也颇为爽朗。
“诩谨恭候!”贾诩淡淡一笑,正声说道。
“对了,阎兄,你可还记得我们之前的约定?”王浩忽而凑到阎忠近前,轻声说道。
“这……”阎忠犹豫了。
“嘿嘿!阎兄,虽然这是赌约,但我可不想你心不甘,情不愿的投奔到我部下,我不为难你,不如这样,待眼下的事忙完之后,你到我青州去看看,再做决定!”王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
“如此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