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五天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按理来说朱翊钧是不上早朝的,这么多年都不上,官员们早就习惯了。
可现在的朱翊钧不是从前的他了,他决定上一回早朝,如果可以,他还想每天的上朝。你一个皇帝天天不上班,下面的人能有劲头才怪。
很多时候你去上班不一定是去工作,而是一种威慑。
早上四点多就被张诚叫醒了。几个小太监开始围前左右的忙活。
皇帝的一般出席祭祀天地,或者宗庙的时候才会穿着冕服,而其他的场合中一般都是常服,此常服并不是一般常穿的衣服,而是工作时候需要穿着的衣服。
皇帝的穿着常服也要讲究的,比如用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间用金、玉、琥珀、透犀等,翼善冠,革带,靴子等,一套下来也是耗费很多的时间,更何况这是万历十八年第一个早朝,朱翊钧也从来没参与过早朝,略显的认真了些。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朱翊钧就想,迟早有一天将镜子研究出来,这么看实在过于模糊。
早朝庄重而肃立,凡是在京的官员,或者来京述职的官员不轮大小,一律要到齐,想想早朝上千人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那就是牙牌和注籍是明朝上朝用的方法,凡是丢失或者损害都要有惩罚。
天刚刚破晓之时,百官由午门进入,文武官员进入午门之后,先要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次序过桥,知道奉天门丹陛之前,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按照往常文武百官也不等待皇上了,直接跪拜,可这次不一样。
张诚头前带路,朱翊钧则跟在身后。
皇帝出现了。
百官所发出的惊叹声汇聚到一起足以清晰可闻,朱翊钧翘着嘴角。
惊讶吧,意外吧,吃惊吧。
朱翊钧虽然目光直视,但也从眼角的余光来回的扫视,有很多的官员张大的嘴巴合不上,下巴都快掉一地。
在千百人的目光中朱翊钧走进了奉天殿,端坐在金台之上。
负责观察记录的宦官没法记录了,咳嗦的惊叹的太多了。皇上的到来太过稀奇了,你不惊讶那么你就属于异类,而异类终究是有那么几个人,申时行带领的内阁就算一波。
奉天殿朱翊钧坐在自己的龙椅上,说是龙椅,其实一点也不舒服,皇上开早朝的时候,都是要身体挺直,端坐在龙椅上不能有小动作,不能跷二郎腿,只能将双手放在两膝上,一上午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要不怎么说皇上累呢,也就是源于此。
乐起,鸣鞭,鸿胪寺大喝“入班。”
接着就是文武百官行一拜三叩头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而悠远,朱翊钧很享受这个过程。
奉天殿是容纳不了这么多人的,故而除了内阁及各部部长意外的不重要官职一概在门外听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