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我抢水稻军队,也只能两万人收割,两万人防御,恐黄池城的宋军来骚扰。”
众人立刻夸道:“此计甚妙!让宋王白忙活一场。”
子彦也夸道:“比我断水之计高出很多,且无后顾之忧。”
姬行却道:“有后顾之忧。”
众人赫然,忙问:“何忧?”
姬行回道:“我军若一战成名,各国必对郑国感到害怕,定将合力打压我们。”
大家又问:“那这仗打不打?”
姬行坚定的回道:“肯定要打,此是最佳时机,岂能错过!担忧之事、以后见招拆招便是。”
子彦立刻期望的看着姬行,并问道:“谁领兵?”
姬行回道:“我领兵,子庆、姬灵、子诗随军,上将军留守新郑。”
子彦见自己不能随军,心里很是失望。
季蔡却笑道:“上将军贪心不足,一双儿女皆随行公子出征,自己还想凑热闹。”
姬行听后,心道:季蔡是否也想儿子随军出征?好建功立业。便直接说道:“相国若有将才,也可推荐,且举贤不避亲。”
季蔡听姬行说举贤不避亲,知道他看出了自己心思,便很干脆的回道:“我这些天常与季义探讨兵法,其对行公子所教,体会颇深。行公子若不嫌弃,可带在身边指点一二。”
姬行为了给足季蔡面子,便很不以为然的说道:“相国多此一举,季义我已计划带走,若另有将才,可再荐。”
季蔡听了心里舒服,行公子会说话,如此可向大家证明,儿子带兵不是我争来的。
郑康公突然问道:“孤可否随军出征?”
子彦、季蔡两人立刻反对:“不可,战争太危险,王上应当坐镇朝堂。”
但郑康公还是不死心的看着姬行。
姬行也摇头不同意:“行军打仗也需体力,父王定吃不消。”
不等郑康公回话,姬行接着说道:“大军三日后出发,大家下去准备,粮食带二十天足以。”
子诗突然问道:“为何只带二十天?”
众人没有理她,都散了。
姬灵很是嫌弃的说道:“唉!你这智商,我真不好意思与你玩。我们是去抢粮,还怕没吃的。”
子诗发现自己是有点傻,不过心里不服,回击道:“五十步笑百步!好像你脑子比我强似的。”
接下来这几天,大家都在忙出征之事。
但就在出发前一天上午,姬行收到斥候回报:韩国十五万大军正向新郑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