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早起(2 / 2)魔幻历史启示录首页

把油灯卡在墙上特意做出来的凹槽里,抚摸着脚下和四周冰凉的石块,史蒂芬不禁感慨了一声。自己这小小的魔法实验室总算初具规模了。

他正站在一个大约十立方米的洞穴里,四壁除了来路的那面外都是由平整的灰色石块构成,那是他用学徒级魔法“微效固结术”一平米一平米转化出来的,这也让它成为了史蒂芬目前最熟练的魔法之一。

实际上,这整个密室都是他用“微效固结术”的反效魔法——同属学徒级的魔法“微效化石成泥”在地下开辟出来的,耗费了十五天的辛勤劳动和接近一百份额的施法材料“方解石”,那可是哗啦哗啦的银马克啊!

并不富裕的史蒂芬平时都尽量练习那些不用或对施法材料需求很少的魔法,像能量系的“法师之手”、力场系的“失控领域”等等。

至于元素系的“酸液溅射”……还是算了吧,大冷天的上哪去找夏天用来驱虫的硫磺啊?

实验室里的设施还十分简陋,但已经按照那本魔法笔记里记载的内容设计得差不多了:实验桌,操作台,书架,材料架,废物储存箱……

美中不足的是实验桌上还空空如也,那是留着用来摆放一整套基础实验设备,刻画防御性法阵的地方。

史蒂芬甚至还规划了实验室的下一步发展:他可以再扩大实验室的空间,布置好“吸音法阵”和“波动消除法阵”,然后专门开辟一块区域用于法术施放实验。

这无疑意义重大。只要材料充足,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练习一些施放时动静很大、会留下难以处理的痕迹的魔法,而不用晚上偷偷摸摸地跑到污秽阴森,让人感觉很不好的下水道里提心吊胆地练习。

如此,史蒂芬相信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

魔法师施法水平与实力的提升,不仅仅是精神力的提升,更是对法术结构、魔法应用的理解与掌握的深化,这都需要无数次枯燥的重复。

尤其是在史蒂芬目前无法系统地学习,对部分学徒级魔法的原理和法术模型掌握不精的情况下,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史蒂芬的精神力天赋也不算出众,学会第一次冥想也花了接近十五天时间,甚至慢于魔法笔记里维肯魔法帝国一百二十七年间记录的平均水平。

——尽管所有的书中都语焉不详,但史蒂芬至少知道了,维肯魔法帝国是神圣历开始前统治灰暗平原的法师国度。

那个时候,整个大陆,乃至极北冰原、无尽汪洋的统治者便是六个或大或小的魔法帝国,直到神圣历元年,教廷与它敕封的国王、领主一起反抗魔法师的统治,走到舞台中央。

这个过程,就是“可歌可泣”的“神圣战争”。

而按照魔法笔记里的记叙,当魔法学徒对自己所在位阶的二十一个通用法术模型都完全掌握,并且精神力达到足够支撑十五个学徒级魔法连续施放的强度后,就可以开始尝试在灵魂表面铭刻一阶法术模型,进阶正式法师了。

当然,一种名为“魔法之门”的珍贵药剂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

运用灵魂中铭刻的法术模型,正式魔法师只需要灌注精神力,激发法术模型,就可以实现无媒施法,甚至是无咒施法、瞬发施法。

这与要借助施法材料、施法手势辅助才能“缓慢地”完成施法的魔法学徒简直是天壤之别。

正式法师与魔法学徒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此,只有正式法师,才能算作她笔下“有准备时实力远超血脉骑士”的施法者。

而由于法术模型的复杂、铭刻模型时巨大的精神力负担,铭刻法术模型,进阶正式法师的过程显然并不容易。

魔法笔记的原主人,一位有着家族传承、天赋不差的魔法学徒也整整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在灵魂中强行构筑了一阶魔法“气泡护盾”,进阶成功。

是的,她是在理解、完全把握法术结构未果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用大量的精神力强行“复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