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查案引出的争执(2 / 2)北伐天下志首页

“郑安,你去门口对着朕喊喊。”

这个叫郑安的太监,是赵扩的贴身太监之人。也不跟他客气,带着笑容接过喇叭,卯足劲朝赵扩方向大喊:

“陛下万岁,大宋永昌。”

太监多数时间就是个传话筒,这道声音比赵扩的更大,连大殿也引起共鸣,发出嗡嗡的余音。赵扩哈哈大笑:

“好好,此物的确方便实用。这周复生还真是个发明天才,会做车,还会做喇叭。”

刘三杰看了眼在兴头上的周必大,泼了瓢冷水:

“这东西虽好,却要用铜来做。要是用一般的铁,怕是远远达不到这效果。”

“铁的也不差,”这件铜喇叭,是周复生专为赵扩订做,由周必大上交。周必大试过他的铁喇叭,知道效果:

“用铁皮做的喇叭要大些,声音的确没铜做的大,但也很实用。以后宫里的各种仪式、军中所用,全都可以派上用场。周复生愿意办一个喇叭坊,专门生产喇叭,每年朝廷所用的喇叭,他负责免费生产,只需朝廷给制作喇叭的材料即可。”

“准奏,”赵扩以为这是大好事,根本不知道周复生想用这东西来换铁料。以后周复生的厂多了,需要铁料的地方很多。就算与余庆林的关系再好,对方怕也供应不上。

满大殿的人,火气最大的要数韩侂胄。见他们也不关心一下案情,吹起周复生的喇叭来,忍着怒气说:

“皇上,杀害同平的凶手还未抓到。如今京城人人自危,就算是普通百姓出行,也要叫上三五人。一些富有之家,出入更是成群结队。皇上,若再抓不到凶手,京城必将大乱。”

赵扩呆了呆,他没想到韩侂胄会说出如此话。韩侂胄想为侄儿报仇,亲自负责这件案子。以韩侂胄的个性,说出这种话,分明是自己已无能为力了。还在想,一个长着八字胡的年青人站出来:

“臣周端朝弹劾韩侂胄,为了替自己侄子报仇,在京城大肆抓捕百姓。如今的京府大牢,早已是人满为患。弹劾沈继祖、张岩身为监察御史,不履其责,韩侂胄动用军队抓捕骚扰百姓,如今京城百姓皆如惊弓之鸟。他们为了讨好韩侂胄,视而不见。臣请皇上,将这三人革职查办。”

“一派胡言,”一个中等身材,长着一张椭圆形大脸的中年男子站出来:

“皇上,刚才韩相说的皆是事实,前有蔡风行被杀,今有韩大人。再不将凶手绳之以法,下一个又不知道是谁。乱局之下,必须严法。凡可疑之人皆不能放过,这是对皇上、对百姓负责。周端朝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如此不顾大局,他才应该被革职查办。”

“臣附议,”中年男子的话说完,好几个官员出来附合。这个叫周端朝的官员是个保守派,周必大没有当看客:

“皇上,周大人也是为了我大宋好。凶手当然要抓到,但这样抓法的确不是个事。如今京府衙门抓了那么多人,可曾抓到凶手?”

老大级别的发话,下面一些散兵还算懂规矩。韩侂胄盯着周必大:

“周相,你的意思是将那些嫌犯都放了?要是不这样做,依你之见,怎样做才是个事?”

周必大的智商非常不凡,他可能见赵扩一直没得发话。韩侂胄问完他没回答,看着赵扩。

赵扩想了一会,动用军队抓人是经过他同意的,要不然韩侂胄也不可能动得了,他开始也觉得这样做很不错。现在凶手没抓到,还多出个骚扰百姓的罪名。他虽没去民间看,在宫里那些太监不是吃素的,自有人替他体察民情。越想越头痛,扫了眼下面的众官员:

“众位爱卿,京城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连出了两次暗杀。第一次蔡风行,第二次是韩爱卿。要是再抓不到凶手,只怕这种事以后会越来越多。你们谁有更好的办法皆可提出,无论到时候用不用得着,朕都不会责怪你们的。”

两方说的话都没太过夸张,韩侂胄说的也是事实。第一次蔡风行被杀,不少官员还不觉得,杀朝廷命官是杀头抄家的大罪,大家都不认为谁有那么大的胆子。现在韩同平被杀,大家慌了。招护院的、结伴同行的等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此时朝堂终于和谐了,一时间谁也没说话,连韩侂胄这种方式都没抓到凶手,虽说些无用的赵扩不会怪罪,有损自己的面子。过了好一会,一个身体健硕、大眼高鼻的老者问韩侂胄:

“谁也不会无缘无故杀人,总有些目的。韩相,不知你有没有审过那些有杀人动机的疑犯?”

满大殿,这个老者最有有资格发言。他叫彭龟年,是刑部尚书。虽不是与韩侂胄一党,对方毕竟在帮自己查案,韩侂胄说:

“有五个嫌疑犯,审了四个,另一个虽未审,看样子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小。”

彭龟年摸了摸胡须,想了想说:

“这样都没能审出,莫非凶手来自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