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建房后,海棠、朝晖、还有英子暂时住进了徐德明在城里的家,这时候集体干活并不是那么的严格,给大队长塞点礼物,就可以干别的事去了。
不少人偷偷摸摸干起了小本生意,有的去城里卖早点,卖瓜子,卖蔬菜,因此去大队长那里买断公分的大有人在,等到英子再去时,大队长也没有难为她。
英子家要建大房子这件事弄得全村人乃至隔壁村都知道了,不少大妈大叔都对英子表示祝贺,也有极少数人在背后酸溜溜的嚼舌根子,议论这笔巨款的来源。
也是,英子前一刻还和自己一样在生产队干活呢!后一秒她就发家致富建房子了!这……这这!绝对不正常啊!
于是村里那些长舌妇们开始议论纷纷,说她发现了宝藏的也有,说她被汉子包养的也有……虽然最后都被村民一一否定,可闲言蜚语就是停不下来,有如柳絮一般越吹越多,等吹到邻村就变成了她当初捡到海棠的时候,海棠身上有一块宝玉,价值千金呢!英子去把它卖了才有这么多钱起新房子的。
也难怪村民们瞎猜,英子这一向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突然一跃而起,与他们拉开了距离,只能往这些方面去想。何况,海棠也渐渐长大,青涩的脸蛋上灵秀艳绝已经初窥颜色,她的身世也被越来越多的乡亲们猜测,毕竟海棠长着一副贵像,那种骨子里的气质是天生才能造就的。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英子全当听不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过活,她总不能去堵住别人的嘴,是吧!更何况,他们也猜对了事实,这钱确实是海棠的,想想自己真的挺没用,辛苦了十几年一分积蓄没存下,要不是海棠想出的赚钱点子,恐怕现在她还得天天喝只有一点点米星的稀粥呢!
当英子住进城里后,她就主动包揽了每天的清洗做饭的活计,按她的话说,总不能闲着对吧,哪里想到,徐家每周二周四周六都有专门的保姆过来清扫卫生,包括饭食,徐德明的厨艺比她的高出太多了。
于是在大家的强烈抗议下,英子两手赋闲了下来。
英子本来就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只是一直在村里待着,天天务农,因此皮肤不如同龄城里妇女白嫩顺滑,显得有些黝黑粗糙。
不仅如此,穿衣打扮也是,按照海棠的说法,既然家里有了钱,不能光给她买新布做新衣裳,阿妈也得给自己做新衣裳啊!
可是拗不过英子,穷惯了,也穷怕了,这钱若是金山银山,随处乱花也很快就会败完的,何况不知道这新建房子得花多少钱,还是得省着点用。于是,英子还是一贯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
对了,包括给工人提供伙食,本来英子想要单独住在小山村,每天做一顿大锅饭,给工匠们吃的,可是耐不住海棠和朝晖反对啊。
房子都推倒重建了,住在哪里?每天来回奔波,就为给他们烧饭吃?多浪费时间啊!想到英子苦了一辈子了,因此把她接到城里来,也是想着让她放松一段时间。
为此,朝晖特地找了老谭,毕竟老谭是村里最权威的工匠,他说话分量很足的,相当于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