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诛心(2 / 2)法家末徒首页

荔儿姑娘说的意犹未尽,又聊起了新上任的丞相李魁的处境来,说他想法是不错,可是到底是读书读傻了的人,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外乡文弱读书人单凭一点好想法就能够干的过地头蛇的王氏宗亲,三公九卿?

以一个人的力量对抗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天下有一万种死法,他一定是死的最惨的那个。还说镇国公最近就频频发难,先是说国库军饷不够支持李丞相派武夫到各地驻守虎衙的,又鼓动各个山头的宗门给宸国王上施压,扬言说若是不罢免李魁就让宸国换国君。

商宗这边也发难了,暗地里哄抬物价,让不明所以的老百姓以为是宸国国君昏庸而怨声载道。

“你猜宸国的国君会不会承受不住压力把这个新上任的李丞相推出来做替罪羊?”

荔儿姑娘看向自斟自饮已经喝掉三壶茶水的韩天元探讨道。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如这殷瑜宗这璧宝阁,虽然受各个国家压制,可是不也慢慢排除万难在这梧州中有了一席之地?

当然改革嘛,从来都不是柔风细雨,总要流点血才能有威慑力,压住一些反对的声音,荔儿姐姐你说对吧?”

韩天元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声音不轻不重刚刚好。

“哦?愿闻其详。”

荔儿姑娘来了兴趣,眼睛中闪烁着光芒。

“比如先把这不合时宜的璧宝阁端了,再比如灭一个通过贿赂挂上宗字头的小门派。

你说是不是正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这商宗也好,传说中的山上神仙宗门也好,是不是得再掂量掂量?”

韩天元端起茶壶遗憾的看了一眼已经见底的茶水又放了回去继续说道:

“我猜这宸国的王上正需要一个杀鸡儆猴的例子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有人在这个时候贴心的递过一只鸡去,你说这王上是杀还是不杀?”

“小兄弟,你也学那丞相书呆子,读书读傻了?也太天真了。”

荔儿姑娘笑的灿烂的都笑出了眼泪:

“既然是贿赂出来的宗字头,那必然是朝中有人,王上默认了的事,况且这殷瑜宗每年要上供多少钱,小兄弟你知道吗?没有了这笔收入,这宸国还打的起仗?

再说了,灭一个殷瑜宗简单,可是如若起不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反倒激起了那些真正的山上仙家的反感怎么办?这宸国的王上敢孤注一掷?”

荔儿姑娘眯起眼睛笑着对韩天元说:

“小兄弟,改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真的是要流血流泪的。只不过流的是谁的血,流的是谁的泪可就不知道咯!

姐姐劝你一句,以后莫要再这么天真了。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每个人心的不断变化你知道多少?”

荔儿姑娘顿了顿睁开眼说道:

“小兄弟,你还是太嫩了。”

韩天元笑了笑没说话,仍然是慵懒的闭目养神,感觉快要睡着了。

倒是李燕本来开始兴致勃勃的听书,后来他俩说了这些云里雾里的自己根本听不懂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直到最后荔儿姑娘的这句话李燕才觉得情况不对,是时候拉荔儿姑娘睡觉去了,要不然再说下去肯定得吵起来,弄得不欢而散何苦呢?

韩天元见她二人去了外屋,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荔儿姑娘说的没错,人心的复杂随时都会改变一个人的决定。

但是又不太对,如李魁大哥,如自己,如他仅仅见过一面就能感觉到他身上迸发出来锐气的王上,难道不都是目标坚定的人吗?

可能会在权利利益下做出一些妥协,但是这些妥协一定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目标,若真的如荔儿姑娘所说,什么压力的承受不住,李魁大哥又何必来到九州最小最闭塞的梧州,找到宸国这么个国家来践行自己的大道根本呢?

韩天元想到这里,心里终于好过了一些,他相信李魁大哥,就一定要相信李魁大哥的选择,也要相信李魁大哥的能力。

韩天元暗自运用吐纳之法调息,他忽然想到荀先生曾经的感慨:

“上下几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而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韩天元知道荀先生说的其实是道家的一句真言,道家的道理说它大,大的能囊括所有的事,说它小又能一针见血的解决眼前的繁杂思绪,果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妙不可言。

吐纳之法韩天元还没有摸到门道,可是如此心乱之际正好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收心,宁静致远。韩天元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睁开眼睛望向外屋。

“乱我心者,其心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