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嶓冢山(1 / 2)大宋元戎首页

“洒家原是大金国泾州军一个小校,去年冬十二月,黑鞑以000骑兵直扑泾州,洒家所属的军队几乎被全歼,洒家幸运从战场上活命,自思金国境内战乱不休,为求活命,不敢再回去,故遁入宋国境内,大相公!洒家不是什么奸细,只是想留住一条狗命,望大相公成全。”说完,那野人便径直扑倒在地。

“你叫何名字?”教授继续问道。

“洒家姓张名蛤蟆,丹州人。”野人赶紧说道。

“张蛤蟆?这名字有趣。你可知我是谁?”知州玩味道。

“洒家一介草民,怎能闻悉大相公名号?”张蛤蟆微微抬起头。

“那今日报与你听,本官姓曹,名友闻,关外同庆府人士。”

时当可听完笑道:“谅他一小卒,又是异国,怎能听闻相公名号啊!”帐下诸人听闻,也是哈哈大笑。

张蛤蟆眼珠子转了下,轻轻问道:“大相公可是那大宋国单马入天水,大败鞑子军的曹大相公?”

众人听闻,止住笑声,均是目瞪口呆。

“这单枪匹马是真,就是这大败鞑子嘛。当不起当不起。”曹友闻摆摆手笑道。

“真是曹大相公!”张蛤蟆纳头便拜。“这陕西诸路,连三岁小儿都知道大相公事迹。大相公身为一文官,居然如此神武,今日能见上相公一面,请收蛤蟆一拜!”说完,张蛤蟆以头锤地,连连磕了几个响头。

前军统制屈信见状,连忙过去扶将起来,贺道:“看来相公的威名,已经响彻西陲啦,连这金国的小儿都知道相公的威名。”

曹友闻谦虚回道:“此皆赖官家之福,某只是有些运气罢了。”

随后曹友闻目光看向张蛤蟆,“张蛤蟆,虽然你是金国逃兵,但念你无骚扰我境边民,看你也是良人,今日就放你走吧,这边境动乱,我劝你还是南下吧,免做了无辜刀下鬼。”

张蛤蟆大喜,叩首道:“真是仁慈的大相公!”

随后便转身离去,刚走出大帐没几步,张蛤蟆拍了下脑袋,便又折回来。朝曹友闻拜道:“草民既为南逃之人,既无家人,也无兄弟。草民蒙大相公不杀之恩,蛤蟆愿投入大相公麾下,牵马坠镫,报效大恩。”

“这。。。”曹友闻见状有些犹豫。

张蛤蟆道:“草民身上尚有几斤力气,若相公不信,且借洒家一把朴刀使唤。”

曹友闻轻轻点了下头,屈信便递过去一把朴刀,只见张蛤蟆双手执刀,两腿弯曲,使了劈、跺、扫、砌、绞几套刀法。那刀法精炼有余,又颇有几番套路。诸人见状,皆是拍手叫好!

时当可见状,也按捺不住,叫道:“好男儿!此番洒家与你比试比试。”随后,时当可也执起一把朴刀。二人就在帐内比试。

张蛤蟆丝毫没有畏惧,与便就在帐内交锋,二人近身缠斗,怎奈时当可出身农家,刀法路子比不得张蛤蟆套路,只三回合,便被张蛤蟆挑走了手中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