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连印刷术都没有普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不识字的年代,信息壁垒相当严重。一个人穷其一生,知道的也是有限。可不比21世纪可以随意检索,查找自人类文明以来各个时代的有用信息。
“当然要听,无夜请讲。”傅君婥饶有兴趣的说。
她自然不知自己的师尊傅采林藏拙,但听到无夜讲起这些围棋掌故,却也有很有兴趣。
“原始时代的围棋,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但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文字记载,却如水中捞月一样,太过虚幻,难以追溯其具体情形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文献上有了关于围棋的记载,虽然只是寥寥几则,却足以使人知晓当时围棋虽已流行开来,但并不受重视,社会评价不高。
“迄今最早的关于围棋的记载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问之曰: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奕者举棋不定,不胜其祸,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另《孟子告子上》云: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大叔文子以棋喻政,说弈者举棋不定,按常理,作为比喻的东西,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围棋在卫国一定比较流行。孟子称奕秋为通国之善弈者,奕秋在当时棋界的地位应定为宗师泰斗,这个称号,不经过无数次的纹坪较量,是不能获得,当时的围棋活动开展应相当广泛,很可能已经有有组织的比赛了。
傅君婥惊讶的叹道:“无夜对中土典籍的熟悉程度简直不下于中土的大儒哩!”
花无夜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娓娓道来,“围棋虽在当时较为流行,但孔,孟二圣却对围棋评价不高。作为当时显学的儒家学派的看法,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社会对围棋的态度。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围棋: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在这里仅仅是把围棋看做有闲阶级消遣的工具而己。
孟子的态度则更为激烈,《孟子离娄下》云: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
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把博弈
和饮酒并称,作为五不孝之一,博弈之人,居然被安上不孝的罪名了。
“我竟不知那些夫子门那么讨厌围棋的,只不过下下棋而已,为何要说人不孝呢?”
傅君婥惊讶的捂住小口。
“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围棋能启迪智慧,本身又讲究平等,和儒家等级观念大相径庭,他们当然激烈反对。青璇你看无论是哪两个人下棋,都是一手黑子一手白子,子粒数一样,而且一人走了便换另一人走,你看这不是很平等吗?”
傅君婥瞧着棋盘上的围棋棋子,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