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算这样的翻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总有漏网之鱼的,所以就算同一个地方被人翻了十几二十遍,同样会有人仔仔细细的继续翻。
现在算算,我从小到大,大约也去挖过七次笋。每次去挖笋,都是意气风发的去,然后在竹笋山林里挖了一天,挖不到十斤又长吁短叹灰溜溜的又回来了。
我外公挖了四五十年的笋,经验非常丰富,他也传授我很多的技巧,比如说,我们挖笋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看竹子。首先你要看竹子杆的颜色,如果是淡青色,看上去又比较嫩的,那就是一年生的竹子,这种竹子肯定是没有竹笋的,因为竹子至少第二年才开始有竹笋。
再然后,就是要看竹叶,如果竹叶茂盛翠绿,这就叫做大年,这种竹子肯定会有竹笋,但是在哪个地方有,就要看竹根的走势了。如果看到竹叶都是淡黄稀疏的话,那就叫小年,那得隔一年才会有竹笋。所以找竹笋的话,一定要找大年,如果找小年的话,那就算你把山里的小年刨个遍也找不到半根笋。
再接下来的,找到了大年后,就得看他的竹根走向了,因为竹子的根非常发达,所以漫山都是竹根交错的,有些竹根是大年的,有些竹根是小年的,所以如果你一定要挖到竹笋的话,那最笨的方法,就是沿着大年的竹根,慢慢的挖下去了。但这种方法肯定会让你受不了,因为有些竹根长得特别远,有时你沿着他的竹根挖个七八米,可能都找不到笋,因为它的笋可能在十几米外,漫山都是各种树根,石头阻碍,可能你挖个手发麻发抖,也找不到呢。
当然以上的方法,就是找竹笋的最基础的方法,有经验的人他们是看泥土的平整,看竹子杆倾斜方向来判断竹笋到底在哪的。对于这种技能,我只能叹为观止。比如说我跟我外公一起上山挖笋,我找大年,然后沿着它的根去找笋,但是我外公一上来,就指着某一块泥土,然后跟我说,就这一块吧!你在这里挖,肯定能挖得到的。然后我就在那个地方慢慢挖开,不用想了,肯定挖着挖着,就能看到笋尖冒出来了。
当然啦,我是个比较懒的人,所以我外公很少会指出哪个地方有笋叫我来挖。
不过上山挖竹笋,真的是太累了,一两年上个一两次,也就兴致缺缺了。试想一下,你从六七点钟就带着干粮上山,然后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回来,期间一直在山里各种攀爬,摔个跤,把裤子擦烂了是常有的事。毒虫蚊子咬,干粮难吃,汗流浃背,手脚发麻,这可是真的遭罪。
当然了,对现在隔了七八年没挖过笋的人,还是积累了些兴趣的。可能今年如果放假早的话,山里还有几根笋,那可一定要去挖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