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确定比赛(1 / 2)格斗之王者归来首页

李晓龙从场馆出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他和张林聊了很多,总体而言,让他很失望,了解到其中内情,李晓龙发现,国内大部分赛事水平不怎么样也就算了,其中还有着大量的水分和黑幕。

如果参加这种比赛,恐怕打一辈子都没办法打成世界顶级高手。

可是即便是这种赛事,他也依旧没有参加的机会。

虽然今天他过了一把比赛的瘾头,可是说白了,他依旧只是一个新人。

回到家里,李晓龙继续在自己的房间里训练,不管有没有机会,他会抓紧一切能够训练的时间提升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李晓龙依旧只能每天去训练,有时间就跑跑龙套,不过在龙拳格斗馆开始训练之后,他跑龙套的时间面现变少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要提升的东西还有许多。

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学会的,身体素质也有待提升。

终于,在两个月之后,张林带来了比赛的消息:“晓龙,RB那边有消息了,K1打算给你一个机会,但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张林说的有些为难,毕竟现在的新K1,着实算不上什么好地方。

K1是世界著名的踢拳赛事,最鼎盛时期现场曾容纳近八万人观看,收视率超过红白晚会。

K1时期诞生出了一大批格斗明星,佐藤嘉洋、播求、安迪苏瓦、魔裟斗、迈克赞比尼斯等名将都成名于K1。其中,播求,阿尔伯特克劳斯,安迪苏瓦,魔裟斗并称K1四大天王。

可能大部分国内观众只知道播求。

也都是源于他跟九虫大师的两次战斗。

但是要知道,当时的播求,只能说是日暮西山,巅峰不在了。

特别是二番战,还成了世界五大黑哨之首。

在四大天王巅峰时期,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他们四个在70公斤黄金级别的统治力。

这就是现实。

但是如今的K1,早已巅峰不在。

各种踢拳赛事的兴起,让K1越来越本土化。

里面的国际顶级选手越来越少,中国选手更是凤毛麟角。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就是K1中大部分都是RB本土选手,而在两国历史关系不佳的情况下,任何国内选手在K1输给RB选手,都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其次,国内的赛事资本注入越来越多,反而是K1,发展逐渐走进瓶颈。

关注度不高,对手又不弱,打赢了诚然有好处,但是打输了就是一生的黑点,这也是为什么在K1发展的国内拳手凤毛麟角。

值得一提的是魏锐曾经获得过K1冠军赛63公斤级别的冠军。

但是在完成了一次卫冕战之后,遗憾的负于RB拳王卜部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