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棍游戏”: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失手者,换另一玩家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这个游戏挺好玩的,很考验人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抓石子”:抓石子玩法有很多种,有先将小石子在地上丢开,拿起其中一颗石子向上抛,趁向上抛的石子未落下前,抓起地上第二颗石子,再来接住刚才向上抛的石子。依次类推,直到把全部的小石子都抓住到手中,即游戏成功。如果抛起的石子没接住,或者地上的石子没抓起,就结束游戏,该对方开始。
“翻纸牌”:纸牌和现在玩的扑克牌不一样,纸牌是长方形的,而且比较小张,上面印着金刚葫芦娃等。那个时候无论男孩女孩都喜欢玩这个,会找爸妈要零钱,然后去小店铺里买一两张,每张大概4纸那么大,也很便宜,一张也就几毛钱,不过在那会小孩子有几块钱就已经特别满足的了,用其中的几毛钱去购买一两张回家,当然买回来后还需要用剪刀进行裁剪,因为每一张里面包含着很多小张,每到这时候小孩子就会很细心地沿着边缘慢慢的将纸牌剪下来,就怕不小心剪坏了,因为剪坏了的话这纸牌就没用了。讲完后,将全部叠在了一起,便可以去找其他小伙伴们玩了。每人手中拿一沓,另一手中拿出一张先顺长折一折,使两边翘起,这样扇的时候就容易翻身了。赢取纸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反正”,即纸牌正面被拍翻身,再用半空的手使劲吸回到正面,纸牌就被赢走了还有一种是“反正反”,即多一个被拍翻的环节。拍翻纸牌也是需要有技巧的,有的人拍时起身使劲全身力气甩下右手掌,落地时是除大拇指外的其余部分,为的是多拍翻几张有的人蹲着拍,可以右手半空拍翻,也可四指使劲扇。有时孩子们会相约拍翻时用两指,食指和中指并用或者单指食指扇。但有小伙伴可以同时赢取很多张,现场大家就会爆发出激动高兴的喊叫声,特别地羡慕的眼神看着他。那个时候这一沓沓的纸牌就是财富啊,即便是弄得皱巴巴了,但依然使不得丢掉,依然像宝贝一样带着。
“悠悠球”:这种大饼脸小时候也玩过,不过更多是弟弟们在玩,主要是通过弹力,把悠悠球往下甩出,然后再收回。简单的操作是这样,不过有的小朋友比较厉害的就还会弄出各种好看的招式。而且悠悠球的外形也不一样,普通的就是简单的一个悠悠球,这种就会比较便宜,而那些稍微比较贵的悠悠球就相对来说悠悠球的图案会比较好看些,而且有的在甩的过程中还会发光。
“四驱车”:这个是源于当时很火的一部叫四驱兄弟的动漫,由此男孩子们都喜欢上了,大饼脸的弟弟也让妈妈买了。这个主要是弟弟们在玩,大饼脸偶尔玩一下。
“弹珠”:这个大饼脸比较少玩,喜欢的原因主要是大饼脸觉得弹珠很好看,晶莹剔透的,大饼脸从小就对这种水晶之类的东西有好感。
“折纸”:小时候就经常用纸来折各种小玩意,比如折飞机,折小船,特别是在下大雨的时候,家门口就会有更多的水,这时候大饼脸就会把小船放在上面让它划走。还有折青蛙,在后面吹真的能让青蛙跳起来,还有一种会放屁的折纸。
“积木玩具”:这个也是大饼脸小时候经常玩的。
小时候是那么的单纯天真,那时候的快乐真的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