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 初见成效(2 / 2)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首页

“咳,那个官差大人,都是误会,妇人愚昧见识短,您别跟她计较。”他从衙役和乞丐的对话就猜测到杨氏驿邮和府衙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说不定驿邮背后的大靠山就是汉口县府衙。

临安乃大周南北运河通过的要地,漕运养肥了临安大大小小的官吏,林州府家里富得流油,奈何张正信是个清官。他在汉口县上任三年,不收孝敬,乐善好施,县衙府里水清得都能当镜子。

先帝掌政后期心有余而力不足,朝廷势力斑驳复杂,养出贪官无数,张正信两袖清风铁面无私,颇得天下文人敬仰,在崔文学一干学子中声誉颇高,百姓亦称他为青天。

青天大老爷所认可的人,岂会是骗子。

衙役听完妇人的话,招来杨氏驿邮的伙计,让他跟妇人解释。

这一来一去,妇人总算弄明白了杨氏驿邮究竟为何物,路人也觉得稀奇,心道,驿邮方便是方便,可就是不知道速度如何。

说话间,方才送鸡蛋的伙计跑回来了,他脚程快,城东到城西来回无需半柱香。

“公子你在正好,收鸡蛋的那个户主叫我转送东西给你,还劳烦您查看一下,确认没问题后在纸上摁个手印。”

伙计取下背着的包袱,还有一封信。

秀才和妇人面面相觑:“是大哥的字迹。”

打开一看,包袱里头是婴儿的衣衫鞋袜,书信秀才没当面拆封,连同包袱收起,爽快地在纸上摁下手印:“多谢。”

“公子客气了。”

两人回到凉棚,施粥时间已过,衙役也回了县衙,百姓还在对方才的事情津津乐道。

有了第一单生意后,驿邮又陆陆续续收到几单生意,都是一些书信和不值钱的小物件,这般过了三日,百姓见驿邮未曾出过事,速度又有保障,来寄送的物品便越来越多,不缺乏一些贵重之物,多亏前阵子齐王来江南巡查,将这一带的山寨土匪都剿了个干净,一时没人再敢兴风作浪,暗卫们来回很是轻快,不怕被抢。

江南地带的夏季来得既晚又漫长,六月底依旧炎热,雷雨阵阵,闷得不行,百姓都不愿上街逗留。

驿邮的生意不咸不淡,十天下来入不敷出,杨鸿云对此很是淡定,如今百姓已经对驿邮的存在见怪不怪,是不错的趋势。

梁十七给的二百两银子,他用了不到五十两,大头还是用在暗卫们的吃喝上,总得来说,这笔生意不算亏。

七月初一,离乞巧节还有六天。

客来轩隔壁分店翻新完毕,装饰图纸梁十七都交由崔钰去弄,

店面上下两层,规模不比客来轩大,需要的人手却不少,两副厨,两帮工,一个面点师傅,伙计和掌柜梁十七不管,全凭崔钰和林阳泽安排。

客来轩的伙计太多,原本做杂役的赵文赵武也被训练成了跑堂,崔钰便让何林和赵文去分店带新来三个伙计,他们都是崔家的奴仆,跟何林赵文也熟。

前堂归崔钰管,后厨则是梁十七的一言堂,面点师傅她不打算再招,吴师傅就很合适,只要招两副厨即可。

聘请告示贴出后,有五个人来应征,梁十七的考核方法很简单粗暴:“每人煲一盅鸡汤,炒一盘蛋炒饭,来个爆炒腰花,最后,做一道你们最擅长的菜,厨房内的食材任由挑选。”

考核在分店厨房进行,今日前来的厨子年纪最小不过十八,年纪最大者四十有余,都去过其他酒楼。

即便如此,当他们走近厨房时还是被惊愕到,分店的厨房完全是照着客来轩的配置打造,甚至比客来轩的规模还要大一些,干净整洁,厨具一目了然,橱柜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和腌制的小菜,瓷瓶瓦罐上都贴着红纸标明名字,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天……”这哪是酒楼后厨,分明是御膳房吧!

“别愣着,开始吧。”梁十七负手站在一侧,催促道。

一字胡的中年人抢先一步去翻案台上的食材,挑出半只鸡和配菜,其他人也不甘落后,炒灶有四个,但汤灶只有两个,所以谁先处理好食材谁就能先抢到。

煲鸡汤,谁都会,但要煲一盅好汤还需火候,火一大,汤就浑浊,腴而不爽腰子要先切片,再改十字花刀,单这一个花刀不下点功夫就切不成,然后腌制,过油,爆炒,对火候的把控也也需要很精准,包括炒制的时间,短了配菜不熟,长了腰子就老了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要润而不腻,透不浮油,鸡蛋老嫩适中,葱花也得煸去生葱气味,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

梁十七绕着走了一圈,很明显,中年男人处理食材的手法更为老道,这是长年累月积攒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