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翠玉莲子糕(1 / 2)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首页

捏一撮干面粉,手腕轻荡,粉撒漫天,落在圆白丸子上仿若铺了层松软棉絮,将面剂按扁,左手两指轻捏转动面皮,右手前后滚擀面杖,左右同时开弓,转眼间便擀出一张厚薄均匀的圆面皮来。

吴贵和刘福皆是白案出身,然而他的手法却没梁十七来得快。

阿布和朱大两人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只觉梁十七手中的擀面杖都快出残影来了,也不知她如何能看得清手中的面皮是大是小。

面皮擀好后,和包包子的步骤大同小异,将准备好的馅料包好,收口并捏紧,收口朝下,整圆,略按扁,灯笼的雏形便出来了,接着,用木片夹在侧面夹出灯笼的花边儿,若是想要简单方便,也可只夹出八只角,做八角灯笼,但梁十七向来精益求精,夹出十二道褶后,在凹陷的地方还要添上些许格子花纹,两头平整,点上一抹朱红。

做好后,上蒸笼。

无需一刻钟,便可出锅。

梁十七只先做了一笼屉让大家尝尝味道,刚出炉的灯笼糖包形似灯笼,花边均匀,中间一点红跟雪中染了胭脂似的。

恰好此时杨鸿云回来,见阿布朱大等人都围在灶头旁,嘴里还哈着气,他不明所以,放下门帘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小二哥最有眼力见,立马端来盘子:“杨公子,您来得正好,夫人刚做了灯笼糖包,您快尝尝。”

“灯笼糖包?”杨鸿云见盘中洁白似雪的点心,面上一抹嫣红,不禁浅笑,“形如其名,倒也娇俏可爱。”

捏起送至唇边,轻轻咬了一口,甜蜜的糖汁顺着松软的外皮流入嘴中,带着一丝果肉的酸甜和炒熟芝麻特有的芳香,因为加了果脯跟核桃仁儿,糖汁并不会太过甜腻,像他这种不喜甜味的也能接受。

“唔,味道不错。”

吴贵笑着打趣:“咱杨夫人出手几时出过差错?我当厨子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像她这样的,无论什么食材,但凡经过她手,都能化腐朽为神奇,简直是天生的厨子!”

梁十七礼节性笑笑,没撘话。

见他们夫妇二人似乎有话要聊,店小二眼珠子一转,抬起蒸笼屉对吴贵说道:“趁点心热乎着,我这就送去隔壁酒楼,让其他三位师父也尝尝。”

“成。”

朱大阿布闻言一起帮他将大蒸笼搬过去,为了来回方便,崔钰把阻隔在客栈和酒楼之间的围墙打通建了一扇拱门,如此一来,伙计就无需绕过前堂引人注目,能直接往后院走。

梁十七让吴贵先将莲子剥出炖煮成泥:“莲子泥用来做莲子糕,昨个儿我吩咐朱大阿布剥出了一些,可能不够,等他们回来你且问问,我去去就来。”

吴贵应下:“没问题,您放心吧。”

梁十七擦干净手,跟随杨鸿云来到后院葡萄架下,抬眸见他眉宇间有化不开的愁绪,下意识歪了歪脑袋,不解地问:“你有心事?”

杨鸿云略沉默片刻,道:“杨柏明天要被放出了。”

盛夏酷暑,却感受到了他嗓音中的寒意,令人背脊发凉。

许久。

“哈?”梁十七才反应过来,美眸睁大一脸不可思议,“先前不是说他要被关三年五载的吗,为何……”

杨鸿云沉着脸轻摇头:“我亦不知是谁保他,能让王大人松口,那人来头不小。”

虽说如此,实则,背后之人是谁他和崔桓都心知肚明,无奈现在无法告知梁十七,因这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牵扯出的事情太多,别看梁十七平日里醉心提高厨艺,只想赚钱,仿佛钻进钱眼里一样,她心思压根没那么复杂,不过是想平安度日,安安分分过好日子罢了,一旦她知晓杨鸿云的真实身份和他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杨鸿云未必留得住她。

届时,恐怕又会上演和离的戏码。

光想到“和离”二字,杨鸿云便心生抵触。

他不傻,自然明白这份心思代表着什么,说他顾及太多也好,胆小也罢,在没有处理好那些事端之前,他不敢泄露一丝一毫。

两个人的感情才叫感情,若只他一人心动,又算什么?

或许梁十七曾有过动容,可他们相处时间太短,她可能是一时的感动,亦或是一时的冲动,万一有朝一日她像来时那样又变回去,他又该如何自处?

婚姻大事并非儿戏,他们两个都需要三思而行。

杨鸿云看似想了那么多,其实也不过瞬间,他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半低下头,眸底挥之不去的沉闷浅淡了些:“你也莫多想,我告知你此事只是想让你多防着些,青山村离石门镇不远,杨柏在牢里吃了不少苦头,定会记恨你我还有爹娘,莫邢会拳脚功夫,我把他留在客栈保护你,若是我不在的时候杨柏胆大来闹,你莫要跟他硬碰硬,直接报官便是,他的名字已经在王大人的案桌上,只要他敢再犯,我定让他剥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