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莲子糕味道不必多说,香甜软酥,入口即化,绿豆的香味跟莲子混合在一起很独特,好似能尝到夏季的味道,绿豆和莲子都能消暑,翠色看起来也清爽,总得来说,这款点心卖相比灯笼糖包还要更胜一筹。
最关键的是,翠玉莲子糕做起来简单,本钱低,只要在炒泥的步骤上不出差错,剩下的朱大阿布也能完成。
相比较之下,莲花酥复杂得要命,可耐不住莲花酥卖相好看,梁十七纠结许久,还是决定将它添写在菜单里面。
写归写,她并未考虑要将莲花酥拿去摆摊卖,也没打算在壹号食堂卖,莲花酥只做礼盒,卖给有钱人家,原本,她想将莲花酥、海棠酥、秋菊酥、桃花酥、绣球酥、蛋黄酥都来一套,可惜古代条件有限,很多食材都非常难做。
为了做桃花酥,崔钰和林阳泽耗费不少工夫才弄来几桶鲜牛奶,制出一罐黄油。
牛奶和豆类,都是很神奇的食材,能衍生出各种不同类的物质,大周的北方游牧民族,便会做酪、酥、醍醐,大般涅槃经记载: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最上。
酪,可等同酸奶,分干酪和湿酪,关于造酪之法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得到酪以后,便能做酥,即奶油,又叫奶酥,因加工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生酥、熟酥和醍醐,醍醐是奶油的精制物。
黄油的制法则是以生酥为原料,加热熬炼,弃去残渣所得的油脂,又叫酥油。
所谓醍醐,差不多是再加以精炼的酥油,好酥五斤,熔三遍,取凝当出,提出醍醐,可想而知,从牛奶中提炼出黄油要耗费多少工夫。
梁十七抽出空档忙活了三天,耗费四十多斤牛奶才提炼出两斤黄油。
好在林阳泽想法子在院子底下挖了一个小型冰库,多余的脱脂牛奶大半被制成奶茶卖掉,还留下小半部分存放在冰库里当食材备用。
除了北方牧民,牛奶及乳制品只是王公贵族的盘中珍馐,平民布衣无福相见,崔钰买回四十斤牛奶花了二十两银子,几乎是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梁十七卖奶茶收三两不到,想要回本,卖礼盒是最快的。
蒸棋饼,形为棋子,圆圆扁扁洁白可爱的小饼,暄腾软和,余味绵绵。
它做法也有些繁琐,但比起莲花酥来,算不得难,主要还是在馅儿,按传统做法,做棋饼的馅儿要先炒面,面粉添油炒香后,加香油、糖、盐和炒熟擀碎的芝麻粒,拌匀了包成小圆饼,压扁,上蒸笼。
但梁十七之前做了灯笼糖包,馅料里也有糖芝麻,她惯来不拘泥于条条框框,随手便把配料改了,芝麻价廉,出摊和壹号食堂还是老法子做,装礼盒则用肉松炒咸鸭蛋黄。
两种口味一做出来,肉松蛋黄馅的味道简直绝了!
再来便是水晶糕,水晶糕是夏令应时小吃,晶莹透亮,色白润滑,层层叠叠糯软耐嚼,食之甘美,清凉爽口,初秋桂花飘香时,时令花馔最相宜,齿颊留香。
绍兴风味制来高,江米桃仁软滑膏。甘淡养脾疗胃弱,进场宜买水晶糕。
传统水晶糕用糯米蒸熟往里头揉白糖,等完全融化后再晾凉,等凉透了,原来的白色糯米圆子就会变成半透明,但按着法子做出来的水晶糕远不够清透,有琼脂,梁十七能做出更为透明的桂花水晶糕出来,白色那层正好用牛奶代替。
她原来打算用模子盘出花型,想了想又觉麻烦,索性做成马蹄糕式,浇七层,凝固后切成菱形即可,省事儿!
牡丹花卷和银丝卷,就是普通的面食,不过需在外型上多下功夫,梁十七教过吴贵做花卷儿,便放手交给他干,她自个儿忙做莲花酥去了。
她转身瞥见朱大阿布两人站在门口探头探脑,朝他们招招手。
两人对视一眼,走到梁十七跟前:“杨夫人。”
梁十七笑眯眯:“想学啊?”
两人点头如捣蒜。
“那还不去拿笔和纸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做一遍难道你们就能记住了?”
闻言,两人又风风火火冲到前堂找王富贵讨要纸笔去了,杨夫人说了,不识字没关系,只要涂画的玩意儿自己能看懂,一直以来,梁十七都是这般教他们,久而久之,倒也让他们识得了不少字,至少自己名字会写了。
石门镇多少人只字不识,能写名字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