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陵,除了这道糯米藕,还有梅花糕、赤豆酒酿小圆子都很有名。
八月丹桂遍地飘香,石门镇很多人家都在后院种植了桂花树,客来轩也有两株,年纪约莫有四十,清晨一觉睡醒,打开窗,那香味便铺天盖地涌入,袭人心怀,沁人肺腑。
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桂花的香味很是特别,在清香中又带有一丝甜意,用来做茶香气柔和、味道可口,还可养颜美容,舒缓喉咙。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常常用来祭祀,随后让长辈饮用,带着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
梁十七也爱桂花酒,桂花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就像梅子酒一样适合女子饮用。
那些个酒楼里大多卖的酒水都是花雕、女儿红、黄酒之辈,辣且呛人,不会饮酒的女子三两杯就能被放倒,男子倒是饮得畅快,边喝边侃天侃地,可姑娘和他们喝不到一起去,连饭都吃得不怎么畅快。
下馆子么,总要大伙儿都高兴。
大抵也只有在客来轩,梁十七隔三差五就会弄出些奇奇怪怪的酒水,立夏时候的青梅酒和甜酒酿还算正常,而前些日子推出的茉莉花酿乍一听都品不出是个什么味儿,却以风卷之势俘虏了镇上很多姑娘的芳心,哪怕是不在客来轩吃饭的,都忍不住托人前来买一壶回去。
倒是也有男子前来品尝,但嫌味道太过甜腻,与其说是酒,不如说是带着茉莉花芬芳的甜酒酿,喝上一壶也不会醉。
姑娘们则不以为然,那群只会豪饮的木楞子知道些什么,她们喝酒就要喝不会醉的,入口清甜,口齿留香,不会像他们喝过酒浑身都是酒臭。
所以说呀,还是杨夫人懂女儿家的心,甭指望那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
客来轩到昨天为止,已卖掉了大半的茉莉花酿,好在梁十七酿造的蜜桃浸泡酒再过几天便能开封,正好能接着茉莉花酿推出,等蜜桃浸泡酒卖完,桂花酒也差不多能上。
因着客来轩的伙计在镇上大肆收购新鲜采摘的桂花,有不少人猜到梁十七可能要酿桂花酒,都在翘首以盼。
桂花多了,梁十七最近便经常用桂花做菜,还做了不少糖桂花,只不过崔钰等人还是头一次吃到糯米藕。
天气逐渐转冷,阿布上街买菜看到有新鲜的荷塘藕,便背了一大筐回来,这个时节的藕鲜脆可口,很适合用来炒或者做糖醋藕,然而阿布买太多了,藕放久又容易变黑变质,梁十七无法,便把剩下的藕都做成了糯米藕。
糯米藕做起来简单,亦能在锅里放上两天,吃的时候在上面淋上糖桂花,淡雅粉红的藕片上缀有金黄细碎桂花的桂花蜜,剔透雾粉的红糖汁,里面是星星点点的白糯米,看着便让人口舌生津。
梁十七见崔钰吃得欢,便问:“味道如何?我打算把糯米藕添加到凉菜菜单,或者是甜品单上,明天就开始卖。”
崔钰舌头扫了下唇角沾染的糖汁,点点头:“糯米藕软绵甜香,桂花糖馥郁芬芳,我觉得可行,就是这糯米藕不够酥糯,还是脆了些。”
“没办法,现在的藕都这样,比较爽口,得等到年底荷塘藕会更粉糯一些。”梁十七已经尽量把糯米藕炖烂,可口感依旧抵不过越冬过后的藕。
两人说话间便敲定了菜单,除了桂花糯米藕,梁十七索性将桂花糖芋苗也加了上去,反正都是后世有名的金陵小吃。
芋头仓库里还有好些,反沙芋头好吃是好吃,但做起来麻烦,太耗糖,不如换桂花糖芋苗,和另外几道菜做成“金陵小吃”季节特供。
桂花糖芋苗口感润滑爽口、香甜酥软,汤汁呈酱红色鲜亮诱人,散发着浓郁的桂花香,吃后唇齿留香,大大小小的芋艿寓意人丁兴旺,团团圆圆,也符合中秋佳节团圆的氛围。
梁十七的建议崔钰自然是说好,并希望梁十七能多做一份送到崔府去。
“崔桓醒了?”文天逸捧着一小碗鸡汤豆腐问。
他知道崔桓身上的病症,也从韩洛口中得知韩咏明手底下的那两只走狗干的蠢事,他还以为崔桓仍在昏迷中,没想到已经醒来。
崔钰闻言瞄了眼文天逸身侧的韩洛,撇嘴:“刚醒不久,他福大命大。”
文天逸看出崔钰不高兴,也不敢多提,这事儿的的确确是韩家造出来的罪孽,崔钰怨恨韩洛也无可厚非。
只是他一想到韩洛这些年过的日子,心里也挺不是滋味。
若不是韩洛偷偷留下那瓶药,崔桓指不准就没命了,墨汐丫头年纪小,功夫不到家,顶多吊着崔桓一口气。
她能医治好崔桓那是天方夜谭。
可即便如此,杨鸿云等人还是不待见韩洛,从小就不待见,有时候文天逸也会想,大人造的孽,跟他们后一辈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他们也跟着反目成仇。
但那也只是想想而已。
他们今天能坐在一起吃顿饭,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