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食楼的厨子打从心底不服气,觉得是梁十七看低了他们。
既然她不愿他们插手,他们便一个个都在一旁站着,完全是存着看笑话的心思,汉口县那种偏僻贫穷的一隅之地,能出什么好厨子来。
往年汉口县来临安参加百人厨艺大会的厨子那么多,没一个能进前十的。
然而这份闲适的心情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惊愕。
“咚咚咚……”
菜刀在砧板上起起落落发出富有节奏的声响,虽然只是剁葱姜蒜,但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刀功,扎实的没话讲。
梁十七没去注意旁人的神色,人参鸡汤煲已在灶头上炖着,她要的做的第二道菜是带把肘子。
先前金膳堂厨子所谓的霸王肘,其实就是口味改良后的酱肘子,是一道很有名的卤菜,卤菜又分为红卤、盐焗、麻辣、泡椒、烤鸭、酱香、五香、海鲜、凉拌,经过腌制、风晒、焖煮或卤制后,可以直接食用。
客来轩便有很多卤菜,卤鸡鸭鹅爪、五香豆干等,风味各异,用来下酒最好不过。
大周朝的卤菜系还未分得那么清,但只要提起酱肘子和五香牛肉,厨子食客必然都是知晓的。
梁十七之所以不做酱肘子,是因为这道菜几乎被所有大酒楼列为了招牌菜。
她尝过临安城内所有的酱肘子,能把酱肘子做到酥烂入味的水平不止一家,玉食楼算不得顶尖,不像蓬莱阁的厨子,做这道菜时掌控的火候和时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她再做酱肘子没意思。
带把肘子是秦菜系中的第一名菜,堪称“盘中一王”!
论风味,绝对不输于酱肘子。
带把肘子顾名思义,肘子要带骨带蹄,上面是肉,下面为骨。
就见梁十七将刮洗干净的前猪蹄放置砧板上,肘头朝外,脚爪朝里,抄起菜刀沿着肘头至肘把将剖开,三面去骨,一面带肉,斜着在内侧剞上花刀,使得骨头露出。
然后她把厚重的菜刀翻了个身,“砰砰”两下,用刀背把两节腿骨给砸断了。
那力道,听得几个厨子一阵牙疼。
同时他们也疑惑,就梁十七那细胳膊细腿,哪来这么大力气?
锅里水咕噜咕噜冒泡,梁十七把切好的肘子煮至七成熟捞出,用干净的布搌干水,在上头抹细细一层调好的酱料,整个肘子便变得红通通,油光发亮。
单是如此肘子仍旧不够入味,还得继续涂抹甜面酱、红豆腐乳、香料等。
玉食楼的厨子瞧见梁十七手边的瓶瓶罐罐,一个个的都忍不住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想看个清楚。
“那些都是什么酱料?”
“不清楚,闻不到味道,应该是他们特制的秘方。”
“唉……能给我尝一下就好了,看着好有食欲。”
“谁不想呢……”
他们抓心挠肺,眼睛却一瞬不瞬地盯着梁十七的动作。
梁十七也没藏着掖着,不怕他们学。
“碗准备好没?”
“来了!”
刘承福端来一个大碗,碗底铺了八角、桂皮、葱姜蒜等,梁十七把抹好酱料的肘子放入,洒上黄酒,又盖了一层纱布,把同样的酱料在纱布上搅拌涂抹均匀。
灶头上早已备好大蒸笼。
这道菜要用旺火蒸,笼盖须留一个小的缝隙,这样成品才不致因蒸气过大而损坏形态及色泽。
梁十七洗净手,掀开炖人参鸡汤煲的炖盅,往里头撒了点药材,又添了些盐和糖调味。
她动作太快,玉食楼的厨子都没瞧清楚是什么药。
接下来是做奶汤锅子鱼,这道菜是由乳酿鱼发展演变而来,两者算是同宗同源。
奶汤锅子鱼经过改良,味道较乳酿鱼更上一层楼,烹饪工序也更加复杂。
鱼,要选新鲜的河鲫鱼,煎至两面发黄,然后放入紫铜火锅里的奶汤里煮沸。
煎鱼不难,复杂的是奶汤。
奶汤要用鸡、鸭、肘、骨头、火腿、海米、干贝等文火慢煨,煨出来的汤必须要汤色乳白似奶,汤面乳黄似金,汤汁浓香,汤味醇鲜,才能保证此菜的味道。
玉食楼没有火腿,勉强腊肉代替。
强迫症如梁十七总觉得这道菜有所缺憾,心里盘算着,等天气冷下来,要尽快腌制火腿。
她将鱼带汤一起倒入紫铜火锅,用腊肉、虾米、香菇、冬笋蘸面,盖上锅盖,点燃下方的蜡烛,随即拍拍手:“奶汤锅子鱼,上菜!”
大堂。
众人喝茶唠嗑开赌局,也不觉等得无聊,做菜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当他们以为还得再等上半个时辰,玉食楼的伙计就端着托盘出来了,往三张桌子上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