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1 / 2)对帝君始乱终弃后(帝君对我始弃终乱)首页

晋安二十七年。

谢适在军中初露头角,升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晋安二十八年。

升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同年归家,与谢灵文定。

晋安二十九年。

升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晋安三十年。

谢适升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同年,谢适出事,传言身故。

谢灵回想着谢适五年的从军生涯,虽天各一方,可彼此挂念,也不觉苦。

她与阿爹在家等他回家,日子平静,直至晋安三十年。

“那年,阿适回家探亲,期间无故被发现是王家遗失在外的孩子,后认祖归宗。”

谢灵顿了顿,接着说:

“同年,边关告急,阿适回军营,后月前传出身死的消息。”

亦浅疑惑:“王家是如何发现谢适是王家子弟的?”

谢灵摇了摇头:“不知,只是阿适与王家老爷王大人长相极为相似,可能源于此。且阿适被认回的前一天曾和王大人一起出门办事,我猜想可能与这有关。”

亦浅看了白九一眼,转而又问:“那此前,谢适和王涣可有来往?”

谢灵回答:“听阿适说,晋安二十七年是王涣曾跟着太子巡查边关,那时两人初见。彼时,太子看重阿适,王涣也钦佩阿适为人洒脱有智有谋且武艺高超,便将阿适引为知己。但,阿适他…”

顿了顿,有些理所当然地继续说到:

“阿适嫌王涣有些虚伪,实在有些虚伪,便不肯与之交心。”

“奈何,王涣一意结交,阿适想到同袍之谊便也没有过多拒绝。”

“之后,王涣曾在晋阳街上碰到归家的阿适,自此是愈发热情,只要阿适归家,他便隔三差五的登门。”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亦浅看着她如画似玉的脸,心中不自觉暗自腹诽。

“初时我并没有察觉王涣的狼子野心,待察觉后便告知了阿适,自己也主动避嫌,只是后来就有了王家认亲的事,自此难免会有所接触。”

“许是我害的阿适。”

最后一句话微不可闻,但还是被亦浅听到。

她抬眼看着谢灵有些悔恨的眼,开口:

“灵儿姑娘,王涣蛇蝎心肠,与你何干!这世间本就待女子苛刻,若姑娘你还为了与自己无责的事是苛责自己,岂不是掉了世间那些假道学为女子设下的重重陷阱中?”

试探地拉过女子的手,继续说:

“姑娘父兄皆通武艺,方才的那一掌显得姑娘的武艺也是非凡,姑娘是女中木兰,何故自怨自艾,如今该想的是如何救谢适将军。”

谢灵听亦浅这般说,眼底有些动容,她转过身,似是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重新转过身,再次说到:

“阿适和王涣成了兄弟,后边关告急,王涣被点为随军,跟着出征。直至月前…”

顿了顿,似是不想回忆,但谢灵依旧说到:

“王涣传信王家,告知谢适身死。我不愿相信,便暗中打探消息,发现王涣回晋阳后曾去过一外宅,便…”

“没想却是瓮中捉鳖,王涣扣下了我,以我阿爹为挟,胁迫我安心当他的外室。”

外室两个字被谢灵轻描淡写又充满嘲讽地语气说出。

亦浅闻言不由仔细观察了番她的神色,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微微叹了口气。

谢灵却毫不在意,反而笑了笑:

“不过也多亏了王涣扣下我,我才能知道原来阿适他还活着!”

亦浅诧异,询问:

“如何知晓的?”

谢灵微微一笑:

“王涣自持骄傲,不愿我不甘情愿地跟他,便妄想以情打动于我。他将我关于此处,初时小觑我的武艺,只派了少许人看管。那日我摸清宅院的护从机关,本想等他离去时逃跑去找阿爹,却不想他那日来时身上竟沾染了一点莲花香!”

“莲花香?”

亦浅诧异。

谢灵点了点头:“是莲花香,而且是阿适身上特有的味道。”

眼底似乎划过一丝深刻的眷恋。

亦浅没有管谢灵的情绪,和白九对视一眼,二人眼中皆是疑惑。

亦浅出声,试探着问:“是身上发出的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