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荀彧!
这个人居然是荀彧!
刘诞瞪大了双眼仔细的看着面年这个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男人。他实在难以想象,眼前这个人居然是荀彧!他更难以想象,荀彧居然主动和他搭话。
居然是荀彧,居然是踏马的荀彧,居然踏马的是荀彧,居然踏马的是踏马的荀彧。
刘诞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眼花。掏了掏耳朵,确认并不是因为耳屎过多阻塞耳道导致自己听错。
所以,眼前这个人应当就是刘诞梦寐以求的那个荀彧。
荀彧,一个像风一样的男人。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荀彧这个人都是浓墨重彩的人物。王佐之才是历史送给他的定位,吾之子房是曹操对他的评价,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是司马仲达的自愧不如。荀文若的品行,能力,风度,均是历朝历代的典范。
二十多岁入仕,先在朝廷之中任职,后又前往冀州辅佐袁绍。最终归附曹操,并就此成为了曹操一统北方的首席功臣。吕布攻兖时,为曹操稳定了兖州的内乱。献帝出逃时,为曹操制定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核心战略。曹操手下文臣不够时,为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戏志才,程昱,陈群等大批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以一己之力为曹操稳定了大后方数十年,保障了曹操的后勤补给,创造了魏国的安定与富庶。
就是这样一个对曹操而言不可或缺的人物,却在曹操意欲封王之时站了出来,最终因此,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遍观荀彧一生,你看到的是一个遵从本心的英雄人物。一个三国时期的文天祥,一个生于汉末的林则徐,一个文弱版的郑成功,一个不会武功的岳鹏举。荀彧一直以来忠诚的都是大汉,然而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最后的一个忠臣,最终倒在了大汉倾倒的前夕。
多少叫人心生感叹。
当听到那句“我是守宫令荀彧”的时刻,刘诞可以说是兴奋到了极点!!!
刘诞知道他未来的成就有多高,所以自然有一种见了明星伟人的感觉,但是这个伟人还表现出了很平易近人的态度……
这就像是你暗恋的女神,带着笑容向你走过来和你搭讪……
缘!妙不可言!
“右中郎?”
如果我能将荀彧拿下的话……
“右中郎?”
那就再好不……
“右中郎?”
“你别吵!没看见……”话说到一半,刘诞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这踏马可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荀彧在和自己说话!!!自己怎能这个态度?
于是,刘诞的语气瞬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放低声调亲切的说道“荀兄,我确实被一些事情弄得有些苦恼,只是不知荀君可愿意为我解惑?”
上一秒还凶神恶煞,下一秒就变得和蔼可亲。这种态度的巨大转变,弄得荀彧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到底不是寻常人,脸上一直都是和煦的表情,彬彬有礼道
“若右中郎愿意分享,愚愿浅言一二。”
看看人家这态度!全天下数一数二聪明的人居然在自己面前自称是愚。真是谦虚啊谦虚!
刘诞一面想着,一面开口询问道
“益州近来事情不断,家父又在那里任职。我心里有些拿捏不准益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只是我目光短浅,实在是看不透,只望荀兄为我解惑。”
他本来是想直接问;皇帝到底派我去诏谕是几个意思,这其中是否有诈?
但是仔细想来,总觉得这样问出口有些欠妥当,所以换了这样一种说法来问。
哪知道荀彧听完后眯了眯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刘诞,仿佛看穿了他内心的真实。停顿片刻才缓缓回应道
“前益州刺史郤俭在位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益州疲态尽显,民怨载道。刘益州上任以来,灭郗俭,败马相,整饬吏治,迁治绵竹,安抚叛乱。一时间益州百废重归正途。
但刘益州太狠,初到益州便打压本地氏族,重用外迁来的名门。如此虽可以与本地氏族形成抗衡,不至于被当地的士子牵着鼻子走,但时间久了势必会引起巨大反弹。若无法平衡各方利益,将来必然产生巨大问题。
另外,陛下想法,愚在此也无可多言。愚只能和右中郎说一句:回家之后当可见分晓。右中郎也不必为此事太过忧心。”
一番回答,乍听来好像官话套话一样。
但如果你熟知这段历史,那么就知道荀彧的本事是何等的厉害,眼光又是何其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