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默了一会,看向朱桢,算是服气了。
“你小子总能找出理由说服咱,咱同意你说的。”
“老朱,有魄力!”
朱桢朝朱元璋竖起大拇指。
一个彩虹屁,让朱元璋脸色好看不少。
不过朱桢是发自内心这么想的。
朱元璋从一个草根到打下天下,这过程本是充满了艰辛。
而成为开国皇帝之后,却依旧没有迷失自己的眼,能够保持初心,实在是难得。
当意识到遇到与国家的利益相冲的时候。
他是勇敢地选择舍弃自己的面子,维护国家的利益。
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确实很佩服。
毕竟不是什么皇帝都能做到这一点。
徐增寿吃惊地捂住嘴巴。
卧槽!
朱桢又说服了朱元璋。
瞧这样子,朱元璋还挺服气的。
纵观天下,也就朱桢能够做到,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徐妙云高兴地差点两手对拍,刚才看到朱元璋脸色不好。
她都快吓死了。
唯恐朱桢遭殃,但这才多久的功夫,被朱桢三言两语就给化解危机了。
朱桢的能力真是没得说。
“至于发展工商业,我想老朱你肯定不反对。”
“我江宁县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我正是坚持士农工商并重发展,我这的百姓才会生活的如此快乐。”
朱桢说道。
朱元璋点头,“咱确实不反对。”
若不是亲眼看到了江宁县的情况,他对此肯定会颇有微词。
但是现在,他认为按照朱桢说的不会出岔子。
朱标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朱元璋喝一口可乐。
看一眼远处坐在地,背靠大树吃竹笋的萌兰
发现这家伙的变化似乎不小。
但他没放在心,开口说道:“江宁县如此的富庶。”
“除了这些政策之外,粮食产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桢小子,你有没有足够多的高产粮种?”
要不是因为北伐,朱元璋也不知道,江宁县这边的粮食产量如此惊人。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在于高产粮种。
若是朝廷能得到足够多的高产粮种,然后发放到百姓手中。
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家家地里的产量都能翻好几倍!
到时候大家就不愁吃喝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心情变得激动起来,看向朱桢透露不小的期待。
朱标的情绪也有点紧张了。
他清楚朱元璋索要高产粮种背后的含义。
这关系到,大明的百姓能不能像是江宁县的百姓一样,顿顿能吃饱饭。
“我的粮种公司有足够的粮种。”
“朝廷可以花钱采购,平价供应给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