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就是说说……说说还不成……?”提出投降的那人吓了一跳,这杀人的眼神让他胆战心惊,连忙解释了一句。
但这句话却引起了博穆博果尔的警惕,虽然现在只有一人说这个话,可假如情况越来越糟的话,难保有这种想法的人会越来越多。
索伦部苦苦支撑了这么久,作为首领的博穆博果尔身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索伦部不是一个部落,名义上是三个部落,实际三个部落内部还分成好几个小部落。
博穆博果尔作为索伦三部的首领,是被所有人推举出来的,他虽然威望很高,也带着族人躲过了多次大清对索伦部的军事打击,但依旧无法挽回索伦部越来越糟糕的局面。
就像刚才有人说的那样,索伦部原本是生活在南方的,他们最初活动区域在建州女真以北方向,可因为努尔哈赤的崛起,索伦部的生存越发艰难,等到皇太极继位后更是盯上了索伦部,一心想吞并索伦部,为了和大清抗衡,索伦部这些年在抗争中不知死了多少勇士,更被对方逼迫着一路北迁,最终到了奴儿干。
现在索伦部又一次到了危亡的时机,情况比上次更为严峻。如果不能击退豪格的军队,索伦部的下场可想而知。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人都是有自保心理的,哪怕博穆博果尔的索伦部的首领也拦不住下面人的想法,更何况在大明支援索伦部之前,索伦部就有人提出过类似投降的看法,但却被博穆博果尔强压了下去,随着之后大明的援助抵达,索伦部又赢了一仗,打退了大清的军队,这种说法这才消声灭迹。
而现在已经有人又一次提出投降的意愿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而且接下来的战争博穆博果尔根本就没把握,如果真的让豪格一路冲到奴儿干,恐怕意图投降的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人心散了,他这个首领也压不下去。
“不行!必须尽快决定,一旦有这样想法的人越多部落就完了。”博穆博果尔如此想到,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因为他心里很明白一旦投降索伦部就没了。皇太极之所以一直针对索伦部是为了什么?别人不清楚他博穆博果尔难道还不知道么?
如果投降,索伦部就会直接被皇太极并吞,再也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之后所有索伦的勇士们也会成为皇太极手里的武器,被对方拉上战场为大清征战。
这个结果就是索伦人永远被大清所奴役,不断流血,未来恐怕索伦人会彻底死绝,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索伦人的存在。作为部落的首领,博穆博果尔怎么能让部落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又怎么对得起祖宗?对得起信任自己的族人们?
“刚才有人说北撤,这倒也是一个办法。”博穆博果尔开口说道。
“首领!”话音刚落,反对的人就忍不住开口劝阻,可还没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博穆博果尔就摆手打断道:“北撤是暂时的,现在豪格军队比我们强太多了,硬碰硬凭借我们现在的力量根本打不过。就算死拼能让对方退兵,可明年呢?后年呢?大清有多么强大大家都知道,难不成我们索伦人一直这样打下去?”
“北撤不合适,这点我也明白,可现在的情况不向北撤退是不可能了。暂时北撤避开锋芒,留存我们的力量以图未来,这样才能保住部落。”
“可是首领,北边没办法活下去啊!这么冷的地方就连找吃的也难。”
“对!你说的没错,北边的确不是好地方,生活困难,如果人少还行,我们这么多人全撤过去很难活下去。不过你们别忘了,以目前部落的积蓄,撤去北边生活暂时一段日子是没问题的。”
“可粮食吃完了怎么办?”
“呵呵,你们呀你们,难不成忘记还有大明了么?”博穆博果尔笑着抬了抬手朝着南方指了指:“现在不同往日,以前是靠着我们和大清抗衡,可现在大明已插手了索伦部和大清的战事。大明绝对不会让大清吞并我们索伦部的,之前的支援就是鲜明的例子。”
“暂时北撤,去更北的地方,这样的严冬区域我们索伦人能呆得住,大清的八旗兵肯定是没办法呆的。到时候豪格就算占了奴儿干又如何?难不成他还会在奴儿干呆着不走?”
“我断定等冬天一到,大雪一来,豪格肯定会撤兵回去。他们走后我们就能悄悄回到奴儿干,明年春花开后,大明的船队就能来了,大明既然想让我们和大清继续斗,就绝对不会放弃我们,到时候没有粮食就问大明要,没有物资找大明讨,大明只要不想我们投向皇太极就肯定会给我们,这样的话部落的生存就不会有问题,以后大清再来,我们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大明只要不放弃我们,大清就拿我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