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大理寺的石狮子(1 / 2)这个大宋不一样首页

第85章 大理寺的石狮子

文彦博和狄青都觉得先生变了一个人。

“这么简单的算式都弄错了,昨夜是去做贼了吗?”李献看着错题勃然大怒,戒尺狠抽,狄青一边惨叫,一边冲着文彦博使眼色。

文彦博在瑟瑟发抖。

没人知晓李献怎么了,但从寇准卒于雷州的消息传来的第二日,他恍若变了个人。

他授课越发的认真了,两个弟子但凡疏忽,不是戒尺,便是罚站。

文彦博终究忍不住,趁着一次先生心情好,试探问了。

李献想了想,“百年之后,没有第二个寇准了。”

这是什么话?

自诩是当世第一聪明人的文彦博也听懵了。

直至欧阳修横空出世,改革文体,兴古文运动。

赵祯点头,肃然道:“我知。”

官吏们的脚步一滞。

他可以留下家训,让儿孙在数十年后迁徙去南方。但那又能如何?依旧是水深火热。

烤猪肉很美味,吃的一大一小满嘴流油。

“国安哥哥,我要吃这个。”

赵佶死不足惜,可天下苍生何辜?却要陪同那个蠢货一起下地狱!

官家若是有皇子,定然会恳请定远侯为师。如今不用恳请,定远侯便主动上钩了,让官家如何不高兴?

你躲什么?

两个男子不解,回身,迎面就是拳头。

太后叹气,点头。

回到宫中,赵祯说朝中当遣使去迎寇准。有臣子反对,提及寇准晚年犯的错,不外乎便是权臣什么的。

大理寺的官吏们没脸见人了,太后哭笑不得,最终各打一板子,令大理寺清查此案,若是再出现情弊,由皇城司来接手。

这是当众打脸啊!

可大理寺的官员们却无法辩驳。

李献走到门外的石狮前,说道:“大理寺怕是只有外面的两只石狮子干净些。”

赵祯正好来李家,被他阴恻恻看过来的眼神吓了一跳,问杏花,“国安兄这是抽了?”

“这话,老夫觉着不对!”

有人第二日就检举揭发,说看到李献在大相国寺吃烤肉,吃的满嘴流油。

李献自然没抽,赵祯不是没那个能力,他有过子女,可都早夭了。

“姐姐!”苏荷在门外冲着苏唯招手,等她出来后,说道:“给你!”

既然如此,不如从源头上把隐患消弭了。

随即,二人开始论战。

“党项使者,好像是被他逼迫自尽……来人!”太后一拍案几,“那个竖子,去,把他追回来。告诉他,有何冤屈老身来处置。”

李献赶到大理寺外,就见两个男子陪着一个女子在外面哭。

如此,大宋当雄踞东方,俯瞰当世。

本以为是个大案子,谁曾想不等审讯,当事人就主动承认了是污蔑。

吃完饭,悻悻然的苏成说道:“国安大才,听闻你教授了两个弟子?”

“是侯……是国安啊!”苏成刚好回来,正在李献背上打盹的苏荷瞬间就精神了,扳着手指头和父亲、姐姐数着自己今日看过什么好玩的,吃过什么好吃的,见到什么有趣的……

小手张开,上面是一块饴糖。

他忍不住也笑了。

想到这里,李献说道:“以后你若是有了儿子,我来教。”

“天下本无事。”太后蹙眉看着他,“有人说你和民女有情,那民女去后,你把官家赏赐的大氅都做了陪葬。”

所谓贡举,便是地方通过考试,选拔出最出色的读书人贡献到汴京。汴京再来一次考试,决定谁能越过龙门,踏入仕途,成为人上人。

他需要把这个大宋从错误的轨道上拉回来,为此,政策必须有延续性。赵祯持续五十年,下一代帝王持续五十年,如此,谁能撼动他打下的根基?

赵祯和李献站在城头上,看着他们远去,说道:“昨日我才明白,当人的眼中带着利益去看待事务时,必然会偏颇。”

这里面是什么原因,他会慢慢寻觅。

“上次是什么时候?”

茶博士很热情,李献说孩子不能喝茶,便弄了个果子给苏荷玩耍。

有人大喊,苏荷眼前一亮,指着前方,“国安哥哥,那里,那里。”

掌固下意识的摇头,“未曾,这二人是……自己互殴。”

有见识!

李献看着那个女子,女子抬头,惶惶的后退,神色娇媚。

赵祯愕然,一脸纠结犹豫,勉勉强强的答应了。可回过头,张泽发现自己的主子在得意的笑。

“有人弹劾你,说伱在酸枣调戏民女,他们还找到了那个民女,正在大理寺外哭诉。”赵祯幸灾乐祸的道。

李献无语望天。

烤猪肉的是个僧人,手法娴熟。让李献想到了前世在某个名山上的寺庙外吃的回锅肉,炒菜的正是僧人。

眼前的枝叶哪怕泛黄,可在他的眼中却生机勃勃,连匆忙在大树下撒尿的来福都被家主爱抚了一番。

苏唯摸摸她的头顶,“你自己吃。”

可那一夜之后,他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寇准一生刚直不阿!”赵祯斩钉截铁般的道:“大宋,当用最高礼仪,去迎接曾拯救它于绝境之中的脊梁!”

进去后,是苏唯奉茶,苏成接过茶杯,说道:“明年开贡举板上钉钉,今日老夫听闻国安你对儒学颇为不屑……”

“告辞了。”李献起身。

逛了许久,李献累了,便带着苏荷寻个地方喝茶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