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我们自己来(2 / 2)这个大宋不一样首页

“啊!”

“你在流民中挑选一些精壮操练,过关后编入军中。”李献知晓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是发展,但在发展之前,得先保命。

“巨子说士大夫这个群体庞大不可匹敌,故而带着墨家离开大宋故土,用自己的方式来验证儒墨对错。可弟子最近却有些想法。”

“那巨子出大宋是为何?”韩琦沉声道:“弟子想来想去,唯有一种可能……”

周氏茫然看着左右,“哪呢?哪呢?”

妇人没什么心机,但为母则刚,想起自己母子在镇远城无亲无靠的窘境,她眼瞎护不住孩子,唯有让大伙儿看到巨子曾和他们母子说过话,想来能震慑住某些不轨的想法。

“你想到了什么?”李献的声音不悲不喜。

众人随之看去,边上插着一长排杆子,每根杆子顶上都挂着一颗人头,有的干瘪,有的新鲜,有一颗人头上站着一只大鸟在啄食。

韩琦说完就低下头。

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流民开始上山了。

她不懂巨子是什么官,但想来能让那么多流民效力,至少比得上一个县令吧?

这是李献特地安排的手段,目的是安抚人心。

“当既得利益群体牢不可破时,不要幻想变法能和和气气的进行下去。许多时候,一家哭好过一路哭!”

老一辈说过,一头牛拉到京城还是一头牛,你莫要指望它会变成一条狗。

“这就是李巨子!”

“商鞅变法能成功,第一是君王坚定支持,其次是狠辣。谁敢反对,拉到渭水边杀了。太子的老师也因此被割掉鼻子。”

“望伱能继承亡父的遗志,为天下万民而战!”

“好!”男孩仰头,目光坚定。

没有这份狠劲还弄什么变法?

王安石变法看似够狠,王雱叫嚣要从肉体上毁灭那些反对新政的人,比如说富弼和韩琦。可王安石却不敢出手。

妇人伸手摸索,然后讪讪缩回去,李献却主动伸手,把袖口送到她的手中,“我便是李献。”

李献走过去,拱手,“欢迎。”

韩琦看着李献,“弟子在想,巨子乃是坚毅之人,否则当初也不会不惜得罪曹利用后,又去得罪吕夷简。”

李献摆摆手,身后一字排开的欢迎队伍开张了。

赵祯确实是转变了对士大夫的态度,对大宋的现状认知更为深刻了,但他的性子依旧。

“还担心什么呢!”一个老人说道:“巨子在此,鬼神辟易。”

韩琦走了过去,就听李献说道:“那些势力本各自为战,可哈维的存在令他们有了个名义上的首领。手握商道,不听话便让你自生自灭,这是最大的利器。要想彻底让镇远城周边成为乐土,必先灭了哈维!”

“娘,巨子扶你呢!”孩子欢喜的道。

在许多时候是负资产。

不够狠的帝王,成不了大事。

——太祖遗训,不杀士人,若开此例,则朝堂成刑场矣!

乱世,女人便是货物!

也是资产。

“我不担心他们母子,我在想……若是山河破碎,多少母子会比他们更为凄惨?”

流民们惶然跪下。

秦为何能一统六合?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几任君王都坚定不移的以此为目标,对国中军民狠,对自己更狠。

“老狗的手伸的够长的。”李献依旧笑眯眯的看着流民们,当一个妇人被孩子牵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过来时,他甚至还虚扶了一把。

这可是大伙儿的救命恩人呐!

众人爬起来,见李献年轻,有人嘀咕,“就怕不靠谱,打不过那些人……”

“巨子。”狄青随后赶来,说道:“斥候发现一队骑兵,试探了一番,是哈维的麾下。”

李献莞尔,身后冲出来一个少女,一把扶着妇人,走到李献身前,“这便是巨子。”

商鞅能一次性把数百反对变法的人拉到渭水边斩杀,背后离不开君王的支持。

李献觉得自己对于赵祯而说便是那一剂猛药。

文彦博定然知晓,但他不说,是因为他也赞同李献的看法,觉得赵祯不是秦孝公第二。

“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这我做不到,故而便带着你等出西北,来到这块被汴京人称之为鸟不拉屎之地。白手起家,筚路蓝缕……”

李献拍拍他的肩膀,“他们不行,那么,我们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