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历史,只是古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
翻开史书,里面写满了“仁义道德”,从最初的“尧舜禅让”,到后来的贤臣辅政,在皇权更迭面前,似乎人人都没有私心!
但是回顾华夏数千年的历史,这似乎非常的不合理!
有这么一本命运多舛的千年古籍,长埋于皇陵之中,被盗墓贼挖出,只剩下残卷,却记录了近2000年的历史,可文中的内容却字字珠玑,不仅狠狠打了历史学家的脸,甚至每一行字都震碎了人们的三观,就连宋代“大儒”看完之后都忍不住破口大骂!
那么,一本残破的“竹简”为什么可以动摇我国历史之根本呢?
今天阿冲大叔就为大家讲解“竹书纪年”这本千古禁书,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公元前280年的,西晋太康元年,那时候的华夏大地战火不断,朝廷接连更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所以为了求生存,就诞生了很多盗墓团伙,当时的汲郡,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卫辉市,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盗墓贼叫做燕彪,他从小跟随师父学到了一生的盗墓之术,能精准的找到皇室的陵寝所在!
这天,他探寻到了一个位于“汲郡城外”的大墓,经过几天挖掘之后,终于进入其中,发现里面的金银器皿数不胜数,可正在此时,诡异的事情却出现了,盗墓贼手中的火把突然无缘无故的熄灭,这在盗墓一行中属于大忌,要么立即离开,要么就随便拿几样东西走,千万不要一时的贪心、扫光整个墓葬!
当即,燕镖随手拿起了一本竹简制成的火把,随意的带走了几件值钱的物品!
几天后,路过的村民发现了这个盗洞,在地上还散落着不少被烧成半截的竹简,慢慢的此事便传播开来!
恰巧这个时候正是晋武帝“司马炎”登基之时,司马炎对于这种物品非常的好奇,随后将墓中所有的竹简统统运至都城,并用了长达20年的时间整理和编撰,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些被“盗墓贼”视作垃圾的竹简,竟然是逃过“焚书坑儒”的战国古籍!
最终被整理成书,分为75大类,共计10万字有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竹书纪年》!
而根据时代的不同,则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夏、商、周、春秋以及战国,记录的帝王更是多达89位,跨越了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