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希望如此(1 / 2)四合院:从逃荒开始逆天首页

贾政叹息一声,道:“希望如此吧。”

兄弟俩聊了会儿后,贾珍就准备去上班去了。

贾赦看着贾珍离去的背影,忽地叹息了声,喃喃道:“你们这样,我如何放得下心啊。”

……

隆安帝登基八载,终于彻底统一了大秦帝国,并且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盛世。

八年间,天灾不断,瘟疫横行,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

可是隆安帝非但不加重赋税,还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扰民治乱等罪行。

他发誓,只要朕活着,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国库粮饷,否则,诛九族!

八年时间,隆安帝励精图治,终于让大秦恢复了元气。

此刻,在乾清宫,隆安帝高坐御座上,俯瞰着群臣,目光冷峻肃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叩拜山呼,齐声喊道。

“众卿平身。”隆安帝威势十足的说道。

“谢皇上。”众臣起身。

隆安帝目光凌冽的扫视了番朝堂上的众臣,缓缓开口道:“众位卿家,朕在此宣布,三年内,减免五年赋税!”

此话一出,朝野一阵哗然。

要知道,大秦的赋税一直是历朝历代朝廷最重的负担之一,尤其是南北战争期间。

南方受灾严重,农作物颗粒无收;北方则遭遇兵祸,大雪封山,庄稼颗粒无收。

如此一来,粮食供给就成了大问题。

这也使得粮价极贵,普通百姓都要饿肚子了,何况那些达官显贵?

即便是勋贵宗室子弟,平日里也需要消耗大量金银,才能勉强维持日常的开支。

如果不用兵,勋贵子弟甚至不能在京城买下宅子住。

所以,朝廷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不管是军中,还是外面,都需要大批量的粮草补充军中。

如今隆安帝竟突然降低了赋税,这让很多官员欣喜若狂。

不过更多的官员却暗暗忧虑,因为这代表着,隆安帝已经不再满足于眼下的格局了。

而且,还有一件事,令他们更加忧虑。

那就是——

大秦的兵权!!

隆安帝今年才四十一岁啊,比他父亲隆庆皇帝年轻的多。

按大秦规矩,隆庆皇帝驾崩后,兵部尚书必须在四十五岁以下才有资格继承兵部尚书职务。

换句话说,隆安帝至少还有七年,才会退位。

如此一来,兵权将落入何人手中?

若是落入了某位功勋卓着的藩王手中,或者直接落入六皇子赵祯手中,那大秦就危险了。

毕竟,如今大秦内忧外患,若是再陷入分裂之境,怕是真就岌岌可危了。

想到这些,朝堂上不由一阵骚动。

“咳咳~~”

一道略微刺耳的咳嗽声响起。

原来,却是户部尚书林如海站了出来,淡淡的看着诸官员道:“诸位大人可是在担心新兵招募的事情?陛下仁厚宽宏,愿意为尔等提供两千精锐新兵。”

“什么?两千精锐?!”

朝堂上瞬间炸了锅!

两千精锐啊!

虽然大秦禁卫军中确实存在两千新兵,但是数量极少。

哪怕是京营中,能拥有一百五十名正式军士,就算是顶级勋贵了。

一般的豪爵,连百名精锐都凑不齐。

像宁国府那种,全靠祖荫撑起来的豪门,连一百名精锐都凑不出来。

而且,即使能凑齐两百精锐,也不敢轻易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