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兵部的调令,定王朱慈炯就无法调动兵马。
没有礼部的官印,朱慈炯就无法处理军务。
朝臣们此前虽然答应给朱慈炯兵权,但事到临头却又反悔了。
在大臣们眼里,朱慈炯掌兵和崇祯掌兵没有什么两样。
另外。
如果最后是朱慈炯继承了皇位,那么大明皇帝将在明武宗之后重新掌握兵权。
这是文官集团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他们反悔了。
崇祯问谢三宾:“兵部和礼部以什么理由拒绝签发调令,不给铸造官印的?”
谢三宾回答:“理由是大明朝有藩王不得掌兵的祖制。”
“哦!”崇祯冷哼一声,脸上却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朕知道了。”
定王进京前就商量好的事,定王进京后又反悔了。
既然这帮人和自己玩脑筋,那崇祯就要玩死他们。
不等崇祯发话,谢三宾便提议道:“陛下,臣觉得可以将那些不愿配合的官员降职甚至罢免,任命愿意配合的官员担任。”
崇祯瞪大了眼睛:“那怎能行?他们此举虽然违背了承诺,但也遵守了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因为守规矩而被降职甚至罢免,那以后谁还守规矩?”
谢三宾被崇祯的反应搞懵了。
他本想帮定王拿到兵权,讨好崇祯的同时顺便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兵部和礼部。
可是崇祯不但没有同意,还要给那些反对的官员升官。
崇祯这是要干什么?
崇祯没有解释,而是吩咐道:“你统计一下那些守规矩的官员,回头报到司礼监,朕要立刻给他们升官。”
谢三宾令旨后继续汇报:“陛下,五千陕西边军骑兵和三千蒙古骑兵已经抵达城外,随时可以南下。另外郑成功率领数千水师抵达了登州,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泉州通判顾炎武,他们要进京面见陛下。”
崇祯想了想说道:“他们请求进京的目的,不就是想看看朕有没有被架空吗?让他们来!不过叛军已经杀到了山东,郑成功身为主将不宜轻动,只让顾炎武来一趟就行了。”
“陕西边军和蒙古骑兵暂时不要动,定王什么时候有了兵权,再调动他们!”
“平辽大军也不急着调动,朝鲜愿意承担军费就命他们回来。朝鲜若是不愿承担军费,就让他们顺便平了朝鲜。”
内阁首辅谢三宾一一记下,转身离开。
他前脚刚走,崇祯便对着王承恩说道:“告诉张容,东厂可以行动了。”
“是。”王承恩跑步离开。
......
山东兖州府城。
由于叛军已经攻下了一百多里外的鱼台,所以兖州府城开始戒严。
城中不时有巡逻的士兵路过,百姓行色匆匆。
兖州府衙内。
兖州知府,任城卫指挥使,扬州巡抚张煌言,游击将军张名振等文武官员齐聚一堂。
兖州李知府率先对着一众武将说道:“叛军已经攻下鱼台,现正围攻济宁。不出数日就会兵临兖州城下,诸位将军准备的如何了?”
任城卫指挥使站起身双手抱拳:“李大人放心,城中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滚木擂石也已备齐。就算不来援军,咱们也能守三个月以上。”
任城卫最早叫兖州护卫。
大明洪武三年,出生仅两个月的朱檀被封为鲁王。
洪武十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设鲁藩护卫,名为兖州护卫。
嘉靖十八年改为任城卫,驻所仍在兖州。
兖州知府放心点点头,看向张煌言和张名振:“两位张大人和叛军数次交锋,经验丰富,可以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