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6章 中医也要现代化(1 / 2)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首页

林三七一边吹棒着,一边看看左右没人,这才将院长办公室一反锁。

向院长的左眼皮开始剧烈跳动起来。

林三七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一幅画,刷一下摊开在了向院长的桌子上。

“向院长,这是齐白石的《溪虾图,您来看,画中共画了八只虾,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游动,虾的墨色不但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而且有伸展弯曲的不同。

虽是浓墨但没有沉重僵死之感,虽是淡墨也无浮躁之气,整个画幅未用一笔背景和水纹,却把虾的游动表现得活灵活现,齐白石难得一见的佳品。”

向院长整个人都傻掉了,看着眼前的名画,感觉呼吸都要停止了。

“小七,这,这真是齐白石老爷子的真迹。”

林三七又掏出一个信封,拿出里面的一张发票和几张证明:

“向院长您看,这是1961年我爷爷从北平文物商店里购买时的发票,还有这张出境证明,这张是收藏证明。有这几张证,这幅画绝对是传承有序,谁也说不出个啥来。”

向院长摸着这张画,满心欢喜得不得了:

“啊呀,小七,这,这怎么好意思呢,齐白石老爷子的画现在最贵4个多亿,最便宜也要几千万,那绝对是价值连城啊,我不能收,不能收。”

林三七听了呵呵一笑:

“向院长,您放心,这幅画我爷爷当年购买的时候,只了100美元,对我们家来说不值钱。当然如果您怕犯错误,那就翻10倍把钱给我就成,记委来查也说不出什么不是。”

林三七这是“无中生爷”,不过100美元购买这个不假,事实上1961年的时候,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价格都非常便宜,毕竟这批人或刚死,或还活得好好的。

艺术作品有一个变态规律,那就是画家死后才会变得值钱,活着的时候就没啥价值。

向院长听了哈哈一笑:

“好好好,小七你有心了,这幅《溪虾图我非常喜欢,完全可以当传家宝啊。”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林三七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执照,向院长拿到了梦想中的古董字画。

当向院长郑重将画卷藏进保险箱后,林三七就想到了香江联邦制药的事情。

“对了,向院长,咱们中医学院有没有自己的实验中心?”

向院长坐回椅子上,一听问业务就认真起来了:

“我们有实验中心,不知道你指的是哪方面的研究方向?”

“向院长,屠呦呦老师发明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您是业内人士,这事的幕后应该比较了解吧?”

向院长不知道林三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这事他做为中医大拿肯定是比较了解的:

“这事你是问对人了,屠老师是看到东晋名医葛洪所著的一本叫《肘后备急方的古医书,这本古医书里面有对青蒿疟疾的记载

书上写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就这句话给了屠老师新的灵感,她认定了青蒿治疗疟疾是有效的,但居然是哪个成份有效,她就深入研究了下去。

于是她重新设计提取方案,反复实验后,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份,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这就是青蒿素的发现。”

说到这里,向院长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这事对我们中医界的触动很大,不过你小子问这事干嘛?难道你想你们岭南堂公司也生产青蒿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