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新代号白龙马芯片(3)(2 / 2)大国科技从英灵系统开始复兴首页

这类高素质军队打仗靠的是阵法、军纪。

......

既然是仿生架构,就需要有参考的对象。

高强借鉴的是章鱼的吸盘原理,巧妙的利用吸盘算法,来实现仿生架构的构建。

章鱼是利用肌肉收缩排出吸盘内的水,造成吸盘内外压力差而产生吸力的.章鱼吸盘的吸附能力很强,有时甚至能吸住比自己体重大20倍的石块.

章鱼的吸盘是由一个个类似于凸出的圆盘状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由肌肉控制,可以收缩和伸展。每个吸盘表面都有众多的小孔,通过这些小孔,章鱼可以通过肌肉收缩,使吸盘内部产生负压,并将吸盘粘附在物体表面。

芯片的架构设计是阵前斗将,高强将吸盘算法叠加在军阵上,使原本普通的士兵们经过算法和军阵的融合,化身为一组一组可以单挑的将领。

没有谁规定阵前斗将只能是武将单挑,也可以是三英斗吕布。

三个核心为一组,构建成章鱼吐出的圆盘状结构,通过算法模拟肌肉控制,实现数据的吞吐、运算、伸展。12核心就能分割为4小组,4小组共享一组为介子又能分割为2个大组,两个大组又能看成一个整体,因而极限是7组核心参与运算。

...

一个小时45分钟后,由高强亲自操盘,复刻12核心28纳米制程的芯片设计终于宣告完成,可以正式进行仿真验证测试。

高强胸有成竹,仿真验证测试的工作他就全权交给刘博士等人。

高强拉着任老总去楼上谈关于龙拳手机内网构建的事项。

刘博士趁人都不在,也将EDA软件仿真验证交给了杨老。

杨老的神色肃穆,他没有拒绝小刘的好意,他确实想亲自操刀验证一下高强的理论到底是否可行。

杨老的手法很干练,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只是28纳米制程的仿真验证,工序谈不上复杂。

配置仿真工具箱,运行仿真验证的虚拟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吞吐量完美通过检验...

高强设定的功耗峰值是28W,实际仿真验证的功耗定格在25W。

这可是12核心的仿生架构,要知道龙科院设计的十核心微架构的功耗高达27W。

显然,高强设计的仿生架构在降低功耗方面是独领风骚的。

因为,绝大数芯片设计师对于降低功耗的统一意见就是追求更小纳米的工艺制程,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去深度挖掘算法和架构,通过架构算法来实现降低功耗。

...

足足七个小时过去了,在杨老的见证下,所有仿真的必要程序,包括持续验证都表现出性能的稳健。

杨老语气稍微有些激动道:“通过了!成了!”

五个字,代表白龙马芯片设计确认达到了商业化手机芯片的标准。

刘博士走出芯片实验室,第一时间拨打了任老总的电话,这份喜悦他急需要找任老总分享。

小高总实在太给力了。

实验室环境内白龙马芯片展现出的性能何止是高通公司晓龙芯片八核心的1.75倍,直接破2。

天,说明晓龙芯片果然就是小高总提到过的,真正参与运算的芯片也就是4个,甚至不到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