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把揉好的面团做成饼的形状放到罐子里面,这种罐子是专门拿来做烤饼的,等到了时间再用钳子把烤好的饼取出来。
稍微拨开一个小口,往里面塞入辣椒,再把早就煮好猪肉挤出一些肉油淋在饼上面,让肉油完完全全和烤饼混合在一起,逐渐带了一些是褐色。
李卫国等火熄了以后,从里面取出几只烤饼装在盘子里面,把那个肉油的烤饼放在手里面,一边吃着一边开始写起了文章。
这烤饼虽然里面并没有放肉,但是这味道还真不比有肉的饼差多少,这个做法还是李卫国从马伯庸的新书《食南之徒》学来的。
【通过前面的文章,想必读者们已经了解了这个风格,最后再为大家送上一篇《人间失格》的文学评论,“人间失格”的意思就是不配在人间,不配做人,这是一种凉到骨子里的自我否定和悲哀】
【但是我读了以后,并没有陷入在持续的悲哀中,世界是两面的,既然有黑暗的一面,那就有光明的一面,本着不一不二】
【若是没有黑暗的一面,却不会去光明,那想必光明的那一面也显得比较平淡,这如同没有傻子的存在,就无法衬托出天才的聪明……】
李卫国后续的文字是围绕着丧文化来写的,毕竟《人间失格》这本书肯定离不开樱花国的物哀元素,围绕着这些写这篇文学评论的质量就不会太差。
围绕着《人间失格》本来就没办法创造出一些新颖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化就在所难免,接下来就看填充什么华国文化元素来补充这篇文学评论。
李卫国看着紧锁着的大门,要不大晚上就去逛逛,说不定还能有一些灵感?反正也闲着没事干。
李卫国说走就走,裹着厚厚的棉被就出去了,这个点几乎也没什么人,估计也就一些小偷会在巷子里面,这时候巷子里面一般有护卫队。
所有人一开始都是需要轮班的,到后面的就改成了付钱就行,再到后面钱都不用出,主要有巷子里面的几个有钱人负责这方面。
夜晚散步,让李卫国的头疼好了不少,对于人间失格的文学评论也有了一些头目,不过他现在关心的是另一件更加赚钱的事。
现在已经到了做门店这一块,明天早上孙善良就会有消息,然后他和孙善良就可以去申请营业执照。
想要赚钱倒卖东西利润大,美食这年头还没多少人消费得起,凉皮太便宜了,利润薄活多。
李卫国打算把那个门店打造成一个杂货铺,既能承接之前的竹制品,而且还可以用少量的空间用来卖一些成品的凉皮。
最主要的是除了竹制品以外,还可以再添置一点别的营业品,比如说肥皂这玩意使用率也挺高。
灯塔牌的肥皂也就是燕京日化厂的他们的非常的不错,价格也较为亲民,可以从中获得利润。
再一个就是火柴,他好像有个燕京的读者,就有这方面的人脉,不知道可不可以牵线搭桥联系上火柴厂。
接下来在住屋子里面随便买点自制的糖果,多余的人力成本可以留给孙善良他们做分销,这里是总部,孙善良的人就是插出去的眼。
李卫国在想明白这些人以后心情愉悦的很多,他其实觉得有时候没必要为着赚钱努力想那么多,劳逸结合是必须的事情。
他上一世拼命做杂工赚钱,不也没落得很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