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多事之秋(1 / 2)云天破:亡秦者,谁?首页

襜褴人的起源和来历,也是让人一头雾水。

有个说法,“襜褴”其实和“淳维”也有关联,就像单于二字写起来是“单於”,发音都和“淳维”很接近的。

这个部落原本游牧于阴山外,数年前才闯入了阴山以南,盘踞于沃野地方。

襜褴算得上人丁兴旺,至少在蒙受大战损失之前。他们往昔能一次纠集四千多的骑兵,推算下来的男女规模当在两万之众上下。

李牧曾亲自去过襜褴部落在九原地方的巢穴,北凭阴山,南靠黄河,水草丰美,牛羊遍野,将近三千帐的规模。

就是在那里,遇见了落在襜褴人手里为奴的吾尚。

“一定要设法捕获整个部落,为我所用。”

李牧不再纠结,确定将襜褴部落作为首度主动用兵兼并的异族目标。

那片土地可耕可牧,原本就属于赵国的云中郡,包头又是著名的矿藏区!更重要的是,襜褴的人力资源。一切为了北境。

北境的地方足够辽阔,但人口一直严重匮乏!临时总动员,全民皆兵对付匈奴大军是特殊情况,而当全力生产建设时期,哪一样都需要更多的人手。

赵国说来悲惨,长平之战前后打了近两年,损失了足足四十多万的丁壮,新一代的还没有完全长成,前有强盛的秦国,背后还有燕国在捅刀子,赵王和大臣们最头疼的也是人口啦。

从前还有流徙的罪徒被发配来云中郡,这几年罪犯们都被各地的驻军先行吸纳了。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抢人”,和拼命“搞钱”一样的重要。

鼓励民间生养,从邯郸到自己的主政区,到处都在这么干的,没啥潜力可挖了,怀娃生娃毕竟有个过程。

自己该改进的也都去做了,比如让人普及孕生的卫生常识,培训接生婆,采用更为科学的分娩方式,生儿育女时给与奖励。

招纳流亡,是个可行之策,只要自己把边郡经营得有声有色,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之前代郡就在针对勾引燕人来投之事上下了许多的功夫,往后的重点可以考虑针对秦国边郡的男女……

当下更为现实的,是网罗匈奴人和胡人,让他们也过上像样的日子,再予以教化,争取成为自己治下的“文明人”。

先拿襜褴来做实验吧!他们确实性情贪婪,但还没有像蒙古高原腹地的匈奴人那般几乎丧失了人性而难以教化。

燕国下都。

快要日落时分,夕阳余晖照在王宫的青瓦上。

大殿里,燕王喜和朝臣们还在商议国家大事。身处大争之世,稍不留神就可能亡国灭种,所以做国君和大臣的,其实也不容易。

“大王,诸位同僚,我还是那句话:燕赵不两立,与秦人怂恿与否无关。容忍赵人缓过气来,燕则危兮!”

另一位大臣当即抗声:“情势虽然如此,但用兵岂能不查将?廉颇已经很不好惹,此番又冒出良将李牧。远交近攻的战略没错,也得审时度势才是!”

“将大夫,就按你的说法。请问,如果有一天赵人伐我,又当如何应对?”

燕王喜很年轻,三年前才加冕为君,但已经在驾驭朝臣上有自己的一套。眼看大臣们当堂争论不休,轻咳了一声后开言道:“几位卿家们各抒己见,足见赤诚为国之心。秦将军刚巡视西塞归来,不妨一起听听他的看法……”

将军卿秦正色道:“我王,能和赵人议和的话,终归是好事!赵国将士的战斗力,客观上强于我方。”

燕王眸光扫向另一大臣,对方当即上前一步:“大王,臣赞同栗相的主张,还是派人去邯郸,先摸清楚赵人的虚实。”

燕王沉凝了少顷,厘清了纷乱的联想,不紧不慢说道:“那便如此。栗相邦,你来安排赴赵使团的一切,还要尽早让人将李牧的底细彻底查清楚。”

国相栗腹面容阴郁却眼神锋利,颇为自负地出班上前。

“王,臣打算亲自代表我国去邯郸,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剧老将军可负责盘清李牧的事情。”

燕王首肯道:“这样也好!剧老卿家,你和昌国君商量下,多派些细作分头去赵国北三郡和柏人县,还要向秦人打听清楚李牧的父祖情况。”

“明白,大王,臣会用心安排。”老将剧辛的话声洪亮。

“诸位卿家,无论是否真的再与赵国开战,都要踏实做好了投入大战的准备。事情再往后推延的话,寡人唯恐变数更大!”

堂上大臣们不再争吵了,主战派认为年轻的国君倾向于己方立场,反战的大臣们也无意当下就驳了燕王喜的颜面。

黄羽水鸢飞鱼跃,云中城沐浴在清寒秋意中。

靠近河畔的一处土岗,烟气蒸腾,火光融融,“叮当叮当”的敲击声起此彼伏,工匠们忙忙碌碌。

这里是云中郡最大的官冶所,旬日前已经回复正常,冶尹霍无疆和工师祁厷都在,因为将军的到来。

“师厷,铁炭用了效果如何?”

“将军,按照你指点的思路,我们改进了冶炉,增加了鼓风囊,效果好了很多。不过,还得用不少的木炭,渗碳焖钢环节都少不了。”

“将军,我算了下,产量上去了七成,品质同样提升了不少。”霍无疆向将军汇报,作为冶尹的他负责产量和品质,与工匠之师的祁厷在职司上有所区别,“不过,我们需要再多三倍的人手,才能实现将军期待的产能。”

“将军,不光是普通的劳力,缺的是熟练工匠,你说的很多物事我设计出来没问题,但造出来不是我一个人能胜任的。”祁厷也说出了他的难处。

“后面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厷,工匠们对计件制的反应如何?”

“将军这个办法好!现在不用我特别督导,一个个都用心多了,听说大伙家里人也高兴得不得了!锻平到手的收入翻了三倍,这小子给家里买了两头肥牛,说是让他爹他兄弟们耕田省力些。”

“好!”李牧开心地笑了,“我还要另行奖励他两头壮牛,这小子表现不错,又有孝心,让大家都看到他家日子过得好,才会效仿他卖力干。”

“将军,你是这么就想出这么个巧主意的?”

冶尹霍无疆也觉得新办法很好,按照从前赵国官府的官法,工匠们可没这个积极性的。

“下个月宣布,你这里所有的官奴都恢复自由,也一样能收入很高。如果有可能,无疆你想办法从邯郸再招募些冶匠锻工来,他们的手艺普遍更好。来了我们给大伙安家,报酬上保底翻倍,还多劳多得。”

“将军此话当真?”霍无疆吃惊地瞪大了眼。

李牧微笑道:“你俩知道就好,先不要声张。光是丙号煤窑那厢,最新一季的产量翻了13倍,炭场同样是产能暴涨,你们后面要多少的铁炭都能保证。另外,不久后你们会有用不完的铁矿石,高品位的!”

“高品位?啥意思?”霍无疆头一次听说这个词。

“就是矿石的含铁量很高,而且杂质又少,无论冶炼出的生铁还是熟铁,都比你们现在用的矿石出铁率强多了!”李牧说着笑得更为惬意欢畅。

“那可太好了!将军。”

“所以啊,你们后面怕是会很忙的。优先解决生产的配套器械和工具,水车,新式冶炉,鼓风炉,全要靠大伙的聪明才智和辛苦造出来。将士们的武器装备,作坊矿场农庄的各色工具,车辆乃至家用铁器,都仰仗着你们!多余的铁料再卖出去,换回更多的货布财物。那个时候,你们上上下下将更开心,我会把所有匠人的报酬提高三倍,保底的,计件超产的另算。”

霍无疆和祁厷无不目瞪口呆。

“不信啊?”将军带着调侃的笑意,“你们俩的月酬,翻十倍,我会说到做到!就看你们爽不爽?”

“厷代表所有的工匠们感谢将军。”

工师祁厷反应过来,将军从来没有亏待过部下,他之前交给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只要用起来能达到将军的基本意图,回回都给自己有不菲的物质奖励。

“无疆感谢将军,这可是让我提前十年可以养老啊!老家人去岁收到了我托人捎回去的财货,又是买牛又是添骡子的,后面怕是还能在邯郸城里置新宅开铺子了。”

“那才好!邯郸原先那么多的商贾,国家恢复元气,需要商业繁荣。”李牧这一刻想的很远。

“将军,你说的水车,我大概想明白了,回头画出了图来,再向您汇报。”

祁厷恭敬汇报自己的新进展,将军指点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不过他也逐渐跟上了将军的节奏,现在的构思和设计也利飒了很多。

“老办法,你先组织人手造出样品来,投入实验,不用特别向我一个个地汇报。”

“明白了!将军。一切为了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