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分封澳洲还是北美(1 / 2)古人来校当特聘,改写华夏意难平首页

宁野在一旁想,诶,还真是呢。

人家削藩都是“交兵权保富贵”,即便是强势如汉武大帝,也只能搞搞“推恩令”,一代一代慢慢削。

哪有像建文朝这样的,不是把藩王逼死就是废为庶人,这简直就是连根拔起啊。

但是呢,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宁野又很同情朱允炆。

他虽然是一个现代人,没有经历过皇权争夺,可即便现代中国早就没有皇帝,那些大公司里争权夺位的新闻还少见么?

一个年轻的集团继承人,面对一群手握重权又可能不怎么服他的分公司总裁叔叔,放你在他这个位置,你怎么办?

“朱棣那混小子,夺你皇位,实属不该。”

朱元璋接着朱标的话说。

“但咱看你这皇帝当得也是糊涂。说,这都是谁的主意?齐泰?黄子澄?还是谁?”

朱允炆生怕朱元璋回去后处置另一个大明的建文智囊团,急忙主动揽下责任。

“皇爷爷、爹爹教训的是,是孩儿思虑不周,与旁人无关。但是,孩儿的本意也是为了消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巩固大明江山社稷。”

“说来说去,都怪朱棣?”

宁野想着,要是朱棣此刻在这儿,估计会两手一摊,没好气地说一声“怪我咯”。

没办法,人家朱棣就是强。

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还夺位成功的。

登上皇位后,不仅进行了五次北征,还派郑和六次下西洋(第七次发生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以肯尼亚的蒙巴萨为例,其距离大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的直线距离大致在 公里以上。

这可是六百年前的大明朝!

就已经开始尝试全球化航行了,宁野觉得当真是牛的。

“这怎么能怪老四呢?”朱元璋听了宁野的话,当即忍不住又为朱棣抱屈,明明他之前抄起戒尺打小朱棣可顺手了,“要怪就怪那帮酸儒文臣,一个个尽出馊主意!”

朱标和朱元璋也差不多。

先前质问朱允炆有多严厉,此刻就有多维护,立马也站到自己儿子这边。

“老四虽然迫不得已,但爹既然有遗诏命允炆登基,以下犯上、以藩王夺君位,终究不妥。李唐殷鉴未远,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这也不能怪允炆,若是我,恐怕面对藩王的不法行为,长此以往也难以容忍。”

“就是……”

朱允炆感动极了,刚想说话附和朱标。

“闭嘴。”

没想到朱标和朱元璋不约而同白了他一眼。

朱允炆只得讪讪低下头,老实在一旁听着。

“我看你们还是怪我吧,”宁野见这祖孙仨,已经开始演戏了,就想合起伙来劝他入瓮,为大明献计呢。“怪我没早点跟你们提建议呗。”

“这怎么能怪宁校长呢,咱可没这想法。”

“宁校长误会了。”

“宁先生,皇爷爷和爹爹绝无此意,朕也没有。”

“得嘞,那就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们之腹啦,好的,看来我这主意是白帮你们想了,那就烂在肚子里好咯。”

“别呀!”

朱元璋就等着宁野说这话呢,“宁校长,咱自从第一眼见到你,就觉得你有高人之姿,乃吾之子房,想必宁校长必有高见教咱。”

“我和允炆也是如此想的。”

朱标急忙补充。

朱允炆虽然自从来了后世,不是被敲打,就是被责骂,但此刻见朱元璋和朱标如此心急地向宁野求策,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为了帮他避免靖难之役的发生,顿时内心很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