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既成全了他们,又不损家族声誉。”
王夫人沉思良久,觉得此事虽有风险,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于是,贾府上下,开始悄悄筹备黛玉与宝玉的婚事。
黛玉得知后,病体竟渐渐有了起色。
而宝玉更是欢喜无限,每日在潇湘馆中陪伴黛玉,只盼着良辰早日到来。
然而,那南安郡王家得知此事,却心生不满。
他们暗中谋划,欲破坏这桩婚事。
南安郡王有一谋士,献上一计。
他差人在贾府内外散布谣言,言说黛玉自幼体弱,且命带不祥,克父克母,若宝玉娶她,贾府必将灾祸连连。
这谣言如一阵邪风,迅速在贾府上下及周遭传开。
贾府中一些本就对黛玉存有偏见之人,听闻此谣言后,更是添油加醋,在贾母等长辈面前吹风。
贾母虽心疼黛玉与宝玉,但听得多了,心中也不免犯起嘀咕。
王夫人更是忧心忡忡,她找来宝钗商议:
“宝丫头,这谣言传得如此厉害,若是真应了那不祥之事,可如何是好?”
宝钗劝慰道:“舅母,此乃小人恶意中伤之举。
林妹妹不过是身子弱些,哪有什么克亲之说?咱们切不可被这谣言乱了阵脚。”
可宝玉却心急如焚,他深知这谣言的厉害。
为了平息谣言,他决定外出寻访名医,求得能证明黛玉身体无碍,且无不祥之兆的医书或良医。
宝玉离府后,黛玉在潇湘馆中又开始日夜忧心,她害怕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线生机又被断送。
南安郡王家见贾府内部开始动摇,又生一计。
他们买通了一伙江湖骗子,扮作道士模样,在贾府门前大做法事。
宣称贾府有妖邪之气,而这妖邪之气正是来自于黛玉。
这一下,引得众多百姓围观,贾府的声誉一时受损。
贾赦、贾政等贾府长辈大为震怒,他们开始重新考虑宝玉与黛玉的婚事。
此时,宝玉带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神医归来。
老神医为黛玉细细诊治后,向众人宣告:
“林姑娘不过是心思过重,兼之幼时落下病根,只要精心调养,并无大碍,更无什么不祥之说。”
然而,那南安郡王家仍不死心。
南安郡王的心腹之人,买通了贾府中的一个小厮。
这小厮平日里在贾府中虽不起眼,却能在各处走动。
他按照南安郡王的吩咐,偷偷潜入潇湘馆,将一个刻有生辰八字的人偶,藏于黛玉床下。
人偶上写着贾母的名字,还扎满了细针。
随后,那小厮故意在众人面前露出慌张神色,被管家婆子发现异常。
婆子追问之下,他装作害怕的样子,道出在潇湘馆见到怪异之事。
众人随着小厮到潇湘馆一探究竟,果然在黛玉床下发现人偶。
一时之间,府里流言蜚语四起,皆说黛玉竟用巫蛊之术害贾母。
贾母闻此消息,大为震惊与痛心。
她虽疼爱黛玉,可巫蛊之事在府中乃大忌。
更遑论如今黛玉欲害之人,竟是自己?!!
王夫人更是趁机说道:
“老太太,这林姑娘心思向来深沉,如今出了这等事,恐宝玉再与她亲近,会有性命之忧。”
贾母心中犹豫起来,对黛玉也有了疏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