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二章(2 / 2)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首页

老赵家是闯关东过来的,一支留在了大凌河南边。一路来了北边。老家的话,赵大鹅听说好像是山东孔庙后边第三条街,第二家。

不过早就世事变迁了。

山后就是埋故人的地方。一般土葬。

动不动就有人开玩笑,说挖坑埋山后。但是冬天冷,挖坑特别费劲。

“没个正形。”赵廷明摇摇头,一锅火药炒完了,收拾收拾就进屋了。

随后拿着小茶壶,沏了一壶红茶。都是劣质的茶叶,不过冷天喝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赵大鹅喝了一口,浑身暖和。

屋子里还那个样子,不过好像为了儿子回来,老两口收拾了一下,又糊报纸了。挺新鲜的看起来。

赵廷明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些糖球。赵大鹅含在嘴里一个。还是一如既往的甜。

郭氏也拿了几个大苹果:“这是秋天那会,从半拉烧锅那边摘的。你五姑他们两口子前几天送来的。尝尝。”

苹果很甜,很脆。

赵大鹅也不见外:“还有没,改天卖我点。”

“给你多拿点。”

“我都不好意思了。”赵大鹅笑着。

她倒没有不好意思,反正来亲戚家,就是走到哪里,拿到哪里。不拿白不拿,反正人家也算你吃了。不如多拿点。

至于自己家,没事。自己家穷,啥也没有。

而且这个时候,风土人情特别好。人们都是从一家五六个孩子,变成了那么一个或者两个。

而且这边少生优生也特别到位。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就少了。

孩子少,亲戚朋友啥的,就对孩子更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乡下的瓜果梨桃不值钱。

“大鹅呀,你有啥事你说吧。别掖着瞒着的。”赵廷明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赵廷明做了几十年的村长,就那么一言一行,都多少有点气势,他这么一问,赵大鹅也不太好意思说别的了。

“大爷爷,我琢磨整几个粉碎机,之后在村里粉粮食。”

“这个……你干不了。”赵廷明摇头说道。

郭氏也说道:“你连二十斤的东西,提着都费劲。弄那个干啥?再说哪有地方呀。”

赵大鹅晃了晃脑袋:“我不干活。我把我爹和我三叔安排干活了。”

赵廷明想了想:“铁生干活倒行。你三叔,一天醉三次,一次醉八个点,你指望他干活?别磕着碰着,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赵铁刚喝酒那是远近闻名,天天醉的不行。

赵廷明那是深恶痛绝,问题是赵铁刚不是自己儿子,要是自己儿子,赵廷明早就打死他了。

啥家庭啊,天天这么喝?

问题,多大岁数呀,才二十五六,就玩命喝?啥时候是个头?

可惜,没办法。

但是赵廷明琢磨,让赵铁刚干活,这事太不靠谱了。让他干活,得上八份意外保险,就赵铁刚天天醉那样,不得出事呀。赵廷明也怕赵铁刚出事,一是本来那就是个亲侄子,身为亲大爷,赵廷明自然不希望赵铁刚因为干活啥的英年早逝。二是,赵廷明怕万一赵铁刚出事,老赵家一定会讹上赵大鹅。

“没事。”赵大鹅却无所谓。

赵大鹅也知道三叔喝酒喝的厉害,但是前世赵铁刚可没有因为喝酒出过事。

命硬的离谱。

身体反而比两个哥哥更好。

当然也有可能赵铁刚喝多了就睡觉,也没有什么烦心事。整天醉生梦死,也不干活,身体稍微好一些,也是正常的。毕竟喝多了,也没人叫他干活。

不从事大体力的劳动,没有过度劳累,可能也是赵铁刚活的久的原因。

不过甭管怎么说,反正赵铁刚喝酒没出过事是重点,总不能上辈子啥事没有,这辈子三叔给自己干点活,还出事?

出事,大不了赵大鹅以后养着自己的小兄弟赵永波吧。要不赵铁刚也不怎么管自己儿子……

“我三叔能出多少事。我到时候提前交代他,干完活再喝酒。平时只让他一顿喝四两。”

嗯嗯,四两对于常人可能来说,也多数醉了。

但是对于江湖人称“酒仙”的赵铁刚来说,那连微醺都达不到。

“不太行。”赵廷明依旧摇摇头:“这事不靠谱。大鹅,不如让你爸爸自己干点活就行了。那点活,也不一定有多少。”

“嗯嗯,知道了。到时候看吧。而且我三叔还挺听我爸话的。”赵大鹅说道。

这一点,赵大鹅没有说错。

老赵家除了到了赵大鹅这里,出了另类。他们还是相对来说,都特别“孝顺”的。所谓孔孟之乡出来闯关东的人,多少都有一些所谓的礼义廉耻和一些书香门第的规矩在里边。

动不动就讲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道理。虽然时代变了,也已经大多数没有那个讲究了,但是老赵家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的。

要不然,赵廷绪动不动生气的时候,也不会说什么“反了你了”……

所以,虽然赵大鹅管不住赵铁刚,但是赵大鹅觉得老爹赵铁生还能管的住。反正喝多了到时候赵铁生自己干活呗。

毕竟赵大鹅也不打算干活,那剩下的无所谓。

赵铁刚喝多了,干不了活。就赵铁生干活。那赵铁生就一定能控制住赵铁刚尽量不会每天喝的迷迷瞪瞪的。

“多考虑考虑。”赵廷明喝着茶,拿起旱烟卷了起来。卷完了,抽了一根。

用火柴点上,狠狠的吸了一口。

“你找我来,也一定不是让我劝你三叔不喝酒的。还能有啥你解决不了的?你家院子大,前边也长。就在前边盖个就不错。粉碎机附近没有,几个村都没置办一个,最早的时候乡里有一个粉碎机的地方。后来倒了……因为啥倒的,我也不知道。估计利润不大,大鹅你可得考虑清楚了。”

“咱们乡里原来有粉粮食的地方?”赵大鹅愣了愣。

这事她还真不知道。

虽然重生一世,但是很明显,乡里有粉碎机的这个事,超过了赵大鹅知道的年纪限制。估摸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了。

“有。就在大修厂西边那个胡同里。都倒闭好多年了。以前是公家的,专门给公家粉粮食,后来公家不去了,就倒了吧。具体我也不知道。本来说承包给个人,但是也没人要那玩意。地方不太好,有点偏。服务态度还差,可能后来没人去,就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