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也不能说是装病,偶尔有个伤风感冒的很正常,但是那时候的李善长就会将小病夸大,这也算是以退为进的招数。
可是年初被马寻没病看出来了病,李善长算是吸取教训了,以后就算是有病也要硬扛着,绝对不敢再让马寻去瞧病。让他告老还乡,那还不如杀了他!
手里没有实权,那才是生不如死!
对于李善长的志向等,马寻也不好评价。
不过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马寻自然也就实话实说,他能看出来毛病,那就是看出来了。看不出来的话,那就是没病了。
朱元璋随即补充说道,“刘伯温有病没病你心里清楚,没事就别给他看出来病了。到时候对你名声不好,老是看出来毛病让人告老,这像什么话!”
马寻就赶紧讨好说道,“姐夫教训的是,是我小家子气了。”
“李相回来了,刘伯温就告老吧。”朱元璋叹气说道,“这些人就不能和朕一条心,心里的弯弯绕绕也都清楚。”
马寻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刘伯温正常的告老还乡,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情。
大事商量结束了,马寻就果断的开溜,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他去操办了。
没有去柔仪宫,马寻先跑去文华殿,“太子殿下。”
“舅舅。”朱标笑着放下手里的毛笔,说道,“如果舅舅是来问弟弟们学兵法之事,那就白跑一趟了,刚给常大将军去了一封书信。”
马寻就笑着说道,“他心里没底,我心里也没底,还是过来问一问最好。”
朱标就认真说道,“我最是希望弟弟们能有出息,以后也能多帮衬我。”
有朱标这样的话,马寻自然更加放心,“我肯定是不会藏私,也没多少本事藏私。常大将军那边,我觉得该教肯定也都会教。”
朱标就笑着说道,“其实也是时间紧迫,这两年还有战事,军中大将回京的时间不多,只能让弟弟们抓紧些时间去学学。”
这些也是事实,毕竟大明开国归开国,四处征战归四处征战,这是两码事了。
让朱樉等人抓紧时间多学点本事,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马寻就继续说道,“我此前在朝堂上提过,准备将陈之栋这些人调去学院,也好升官。”
朱标就仔细问道,“舅舅,您是如何想的?”
马寻说出自己的想法,“医官也是能保障军心、战斗力,士卒不见得都怕战死,怕的是伤了、残了没人照料。残了等朝廷有抚恤等,伤了不理的话,军心难保。”
朱标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此前军中虽有医官、医士,不过还是不够多,尤其是大战之后伤兵会多,很多只能是互相照料。”
马寻连忙说道,“我就是担心这些事情,这些人照料伤员,也就只是照料,不够精细、更谈不上专业。”
够用就行、其他人也是这么做的。
有诸如此类想法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好听点是随大流,难听点就是得过且过了。
耗时费力的想出更好的法子,那就算了。那些麻烦事交给那些聪明人、身居高位的人去考虑,保持现在的状况也挺好,大家都安稳。
朱标点头说道,“舅舅说的在理,伤兵也是我大明的士卒,自然是要爱护。”
“我先前已经安排学堂一些人学习防疫的事情了,朝廷大军出征云贵,我看不只是蜀道难。”马寻就说道,“至于急救、照料伤兵,现在也能用得上。”
紧急的培训,虽然肯定比不上后世的护理学等等,但是好歹也是比现在的一些医官、医士更加专业。
毕竟这些人是要安排去伤兵营的,专门照料这些伤兵。
朱标笑着说道,“爹娘时常夸赞舅舅宅心仁厚,大军尚且还未出动,舅舅就想着照料伤兵的事情了。”
马寻赶紧说道,“殿下,我的这些人也不能提刀杀人。我在军中说话也不好使,我还指望这些人去了军中起了作用帮我扬名。”
朱标这样的聪明人立刻明白马寻的意思,“舅舅放心就是,舅舅教出来的这些人,我到时候会嘱咐领兵大将,按舅舅说的方法去用。”
这也不能怪马寻多想,而是思维惯性有些时候是很难扭转的。
他培养的是‘护士’,而现在大明军中的是医官、医士,定位本来就不同。
不过随即朱标笑着说道,“舅舅在军中还是有些威望,就算舅舅去说了,一众将校也是会听着。”
“那不一样,我说话分量不太够。”马寻就笑着说道,“要是多治些伤兵,这些人也都该感激太子殿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