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原来不是装备问题(1 / 2)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首页

天启六年五月十三日。

距离大爆炸过去不过七天。

这七天,皇帝一反常态,不再躲在木工坊里打木工,甚至亲自上朝批改奏折了。

爆炸发生的第二天,就亲自去现场赈济灾民,严厉处罚了相关人员,皇帝还强逼魏老狗献银三百万,去南方买粮救济西北。

如此种种,让徐光启觉得大明中兴有望了!!

徐光启自从献了红衣大炮之后,就被魏忠贤排挤,没过多久就被革职。现在他躲在朋友家埋头整理文书,正在编写《农政全书》。

所以,当锦衣卫的人找到他的时候,他确实震惊无比。

“皇帝指名找我徐光启?有没有搞错?”

徐光启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找自己?

最近自己安心着书,也没犯什么事情啊!

一头雾水的徐光启被带到交泰殿外,一眼就看到了李之藻。

“振之?你怎么在这里?”(李之藻字振之)

两人正在朝房等候召见,此时两位老友相见,逢外开心。

“谁知道呢?忽然锦衣卫就找过来了!”

李之藻压低声音道:“皇上不一样了啊!!”

徐光启看着李之藻,眼中全是不解。

“你这个书呆子!!”

李之藻轻笑道:“以前的锦衣卫吃人不吐骨头,无事还闹三分。你不使银子别想活着出来。可这一次,锦衣卫竟然没有收我的仪程,你说这事奇怪不奇怪??”

徐光启“啊”了一声。

是的,带自己来的锦衣卫全程没有索贿,这个很不正常啊!

“先祖保佑啊!!皇帝陛下终于醒悟了!大明有救了!”

“听说魏忠贤那老狗被剥夺了权力。现在只负责征税了!”

李之藻与徐光启不同,徐光启更多的是一个科学家,而李之藻更像一个政客。

“皇帝把孙承宗叫回来了。孙先生有勇有谋,实在是我大明的中兴良臣啊。驱阉竖,用良臣,大明中兴有望啊!”

两人小声交谈着,语气中带着兴奋。

“宣,徐光启和李之藻觐见!”

一进大殿,徐光启便看见一个身穿赭黄袍的青年正笑眯眯盯着自己。

“臣徐光启叩见陛下”

“臣李之藻叩见陛下!”

“平身吧,赐座!!”

两人胆战心惊,什么情况?

赐座?那可是二品大员才有待遇啊!

“朕就长话短说!”

朱由校从御案上拿来一张图纸,递给二人。

“这是?震天雷??”

徐光启算火炮专家,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玩意!

“不错,这就是震天雷!!”

作为一个杰出的木匠,转行研究火器不过分吧!!

朱由校道:“辽东广阔,那群蛮人擅长骑射!每逢大战,他们都以骑兵破开战阵,端得悍勇无比。”

“朕思虑良久,想出这个以雷制骑之法!”

“只是,朕对火器一窍不通,只能找两位来帮忙了!”

徐光启一听,心中激动无比:皇帝竟然操心起辽东战事了,还特意研究对敌之法??

皇帝,你终于长大了呀!

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十分有限,那个震天雷只是一个装满火药的铁壳子。使用之前,还要引火点燃,威力小还很重。

所以,这个震天雷在战场上露面不多。

“朕找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能改进这个震天雷。试想一下,如果我方军士有大量的震天雷,面对骑兵冲击就好办了!!”

徐光启低头不语:皇帝的设想固然很好,可这样就需要将震天雷的重量缩小到一两斤以下,不然的话就扔不远,反而伤了自己人。

徐光启沉思片刻道:“陛下所思甚妙,只是震天雷做小了威力不足。做大了丢不远啊。”

徐光启看着朱由校面带微笑,鼓起勇气道:“陛下为什么不用子母炮?”

“子母炮?那是什么玩意?”

朱由校一呆:系统里面好像没看到子母炮啊!

徐光启笑笑道:“陛下日理万机,自然是不知道有这个小玩意的。这个子母炮在数十年前就仿制成功了。当初还在朝鲜战场立下大功。”

“只是此炮制作困难,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名声不彰。”

“但是,这玩意比震天雷可好用多了!”

朱由校是个急性子,一听这玩意早就有了,急忙令左右让兵仗局找来子母炮。

“走,看看这子母炮到底怎么样??”

朱由校带着徐光启等人来到皇家花园。

兵仗局一早就将子母炮找来,皇帝等人来的时候,他们正在紧张地调试火炮。

眼前有两尊火炮,一门略大,长近二米,重约三百斤。

朱由校看了一眼大炮,略微摇了摇头,他想要是一两个士兵就能用的大炮,而不是这种重量过大的火炮。

另一门长约一米,重约八十,旁边还放着四个长圆型小铳,想必这就是子铳了。

“演练一番,让朕看看我大明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