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原来不是装备问题(2 / 2)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首页

兵仗的小兵急忙将小铳放入母炮后腹的敞口形装药室,确保子炮与母炮紧密贴合,并用铁丝固定,同时将一个实心铁球从炮口放入。

“陛下,请退至安全线以外!”

一个面色枣红的官员一鞠躬,道:“发射之时,有浓烟巨响。唯恐惊扰陛下。陛下退至远处即可!”

朱由校摆摆手,往后退了一段距离。

只见那官员手持火把,将引信点燃。

只听“轰”的一声,顿时硝烟四起,巨响一声。

只见铁球呼啸着朝远处飞去,砸在草地上又打了几个滚。

“不行啊!这才一百来丈!”(明制一丈约三米)

朱由校皱眉:两军对阵,三百米的距离,骑兵转眼即至。

已方的炮兵顶多打上一炮就被敌军接近了,骑兵对炮兵,那还打个屁啊!看来这个子母铳也只能在攻打城池时才能发挥作用了。

徐光启看着皇帝轻轻的摇了摇头,心中有了计较。

“陛下莫不是想以火器对抗骑兵吧!”

徐光启道:“火器对抗骑兵也不是不行。”

朱由校“喔”了一声,急忙道:“徐爱卿有制敌良法?”

徐光启苦笑:大明早在朱棣时期,就有火器克制骑兵之法。

永乐大帝北讨瓦刺之时,就用三段击打得瓦刺的马哈木大败。

只是国家承平太久,武将又遭文臣压制,没有哪个武将再钻研战阵之法,到现在,竟沦落到忘记祖宗强阵的地步了!

“陛下,昔日永乐大帝远征草原。你说,是草原的骑兵厉害,还是辽东的骑兵厉害??”

“自然是草原的骑兵更为厉害了!”

朱由校嘴巴一歪:“草原蛮族,侵袭我华夏千年。他们自小在马背上生活,想必骑兵应该比半耕半牧的辽东蛮族更加勇猛!”

“陛下所言极是,昔日我大明北征草原,如砍瓜切菜一般。现在自然也不怕辽东蛮夷。只是,火器训练甚为费钱。不知陛下有无准备?”

朱由校一愣:得,又转回银钱上面了!!

明军的战斗力其实一直不弱。

明朝科技领先,在火器研发也颇有建树。

大炮方面有佛郎机炮、红衣大炮、虎蹲炮。

火铳方面有适合骑兵的三眼火铳,适合步兵的鸟铳,还有连子铳,十连珠铳,迅雷铳(单兵多管火器,最多可达十八管),五雷神机,远距离射击的抬枪。

火箭方面有连珠火箭、飞刀火箭。

甚至还有用于海战的百虎奔雷箭、火龙出水箭。

朱由校听完徐光启和兵仗局的介绍之后,整个人陷于震惊之中。

妈的,老子以为打不过辽东蛮夷是因为装备的问题。

哪能想到,明军的装备水平竟然达到如此高峰。

那,为何在辽东,还百战百败??

当这个问题被朱由校提出来之后,一片死寂!

“那个!!”

李之藻决定冒个风险,道:“我大明将士武器先进。只是,”

“只是什么?说,朕恕你无罪”

朱由校有点气愤,明军不是打不赢,那是什么问题。

“陛下,大明军士虽然有犀利的武器。可他们拿不到军饷啊!”

朱由校双目圆睁,把李之藻吓了一跳。

“继续说!”

李之藻咽了咽口水,决定豁出去了,道:“火器制作极为耗银,之前东恭厂爆炸也与银两有极大的关系。皇城脚下的东恭厂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现在的火器为节省银两,粗制滥造。动不动就炸膛伤人。军士们宁愿用刀枪,也不愿意用火器了。所以,辽东战场,基本没有火器多大的用武之地。顶多也就放在城头作防守使用!”

“再者,军饷不足,许多士兵好几个月都见不到军饷,很多人甚至把刀剑卖了换粮,更别提火器了!!”

“军士领不到钱粮,自然没有效死之心。遇战只知逃跑!!”

李之藻本人就是工部出身,对这些猫腻了熟于心。

他一直对贪污腐败十分痛恨,这次面见圣上,直言利弊置安危于不顾。

他不是不知道个中风险,但他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同时也看出皇帝志在中兴,所以斗胆揭露真相搏一个前程。

后果如何,实在是不可预测啊!

“混蛋!!”

朱由校气得满脸通红:之前的东恭厂爆炸,已经领教了这群蛀虫的手段。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过份,敢把手伸到军械武备之中。

大明之烂,远超朱由校的想像!!这不武器装备就能解决的问题。

握紧的拳头放松,又握紧!

如此几番之后,朱由校终于让心情平静了下来。

大明之病,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啊!

工部尚书还呆在牢狱里,东恭厂牵连了一众官员空出不少位置。

首辅顾秉谦让他扔到值班房自省。

可是,面对满朝的蛀虫,朱由校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手里缺少合用的人才啊!!

“去三大营看看我精锐之士。三段击,朕倒要见识见识!”

朱由校看了两人一眼,这个徐光启不擅言谈,不过做一个火器司主管应该不错。

这李之藻?

极具野心,正是可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