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哧……”一旁的王强没忍住,笑了。
谁知赵教授认真思考了一下:“能啊。”
王强一愣:“真的假的?”
赵教授笑道:“就是啤酒啊。”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王强想了想,哈哈笑道:“可不是么。”
李小川心头一动,向赵教授道:“那咱们农科院有没有酿制啤酒的工艺和流程?”
赵教授道:“啤酒从1900年就传入我们国内了,酿造工艺其实没什么神秘。你们不是要做酸枣汁么?怎么又打听起啤酒了?”
李小川道:“我是这么想的。酸枣果汁和小麦果汁既然都是饮料,肯定有相通之处。它们的设备能不能兼容一下。这样不就既能减少设备的空置时间,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赵教授一愣:“你小子,脑子转得还挺快。”
这时,远远传来拖拉机的声音。一个比赵教授胖一点,头发秃一点的老头,从拖拉机上爬下来,边向这边走边敞开大嗓门:“老赵啊,你找我什么事?”
赵教授道:“这位就是郑教授了。是位果木专家,尤其精通枣类的研究。你们的事可以和他谈一谈。”
李小川又把想开发酸枣汁的想法说了一遍。
郑教授比赵教授还直爽:“这个制造工艺那是没问题的。可是成果是属于院里,属于国家的财富啊。如果你们要买断专利的话,那要不少钱的啊。不划算的。”
李小川想了想:“二位先生,你看能不能这样?你们向单位征求一下意见,看咱们能不能来个公私合营。你们负责出技术,我们负责生产。如果盈利,咱们五五分成。”
一番话把两位教授给干沉默了。曾经那段岁月,令人畏首畏尾,尤其是学术界这些人,更加的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的越矩。
和经济挂钩的问题,他们还真不敢大意。
李小川再接再厉:“二位先生,我是这么想的。你们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成果,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束之高阁。这不但是对于国有资产的浪费,也是对于科研人员的不尊重。
如果研究出来的成果不能产生价值,那不是白白浪费广大科研人员的生命吗?”
这话真的触动俩人的心了。各科研单位缺成果吗?真不缺。八九年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成果非常领先了。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就是不能落地。
这就像父母精心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关在小黑屋里消磨。
试问,这种情况哪个父母不心疼?
两位教授思考了许久,郑教授道:“这是件大事,不能操之过急。容我俩思考一下。这样吧,你留个地址或者电话。我们有了结果通知你。”
李小川留下了幸福小旅馆的地址。
这时,赵教授的学生送来了午饭。馒头和一桶各种时令蔬菜大乱炖。跟喂猪一样。
看农科院种地这架势,估计这些饭菜原料全都是自给自足。
馒头不白,但麦香味儿十足。李小川正长个子的时候,一个人吃了五个馒头还炫了三碗菜。
其他人一看,这家伙也太能吃了吧,赶紧抢吧,不然没得吃了。
结果就是比较斯文的赵教授,拿着半块馒头蘸菜汤。没办法,谁让他不争不抢来着。
饭后,李小川又要了赵教授的私人联系方式,这才和王强一起离开农研所。
这个时候的农研所就在某和园附近,顺道的一行四人又去游荡了一圈,划了会儿船。
回到招待所已经晚上九点了。
二十一世纪晚上夜生活才开始,八九年,已经很晚了。
王强道:“明天还出去逛吗?”
李小川点头。
“找抽是吧?”王强作势挥手:“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李小川不再逗他:“明天我不去逛了,你派个人带着书平去国贸啊,红星啊,八一啊那些大卖场逛逛。他好不容易出门一趟,总不能在招待所干耗着。浪费青春。”
“经费谁出?”
李小川指点着他:“又想让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真抠。”
王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你再指我,我抽你信不信?”
这个李小川真信。
“明天上午我让人来接你。”王强扔下一句话走了。
白书平这才道:“川哥,你明天要是有事就别管我了,我就在招待所休息。这里比家还好,还有电视。”
李小川摇头:“不行,明天你还得出去。”
白书平不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