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一道完整的证据链(1 / 2)传说中的沈藏拙首页

我需要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要构建这条证据链,并不容易——

但陈嬷嬷这边,绝对是个突破口。

于是,我挑着眉,抛给陈嬷嬷一只饵,等待她上套:

“陈嬷嬷,既然你说,自己只是偷盗财物,那你在何处销的赃”?

要说,眼下的陈嬷嬷有多惨?这些日子,她被五花大绑,关在这不见天日的小隔间内——外头的消息,是一丝都透不进来。

不夸张的说上一句

——陈嬷嬷在佛堂里待得与世隔绝,不见天日。

陈嬷嬷虚情假意,吃斋念佛了半辈子,临了了,我还把她关在佛堂里,瞧我多体贴。

只是不知,她在菩萨面前,是忏悔多一点?还是憎恨多一点?

……。

在这条完整的证据链里:

李五的口供,是一条明线。

接下来,我还有一条暗线要走。

这条暗线,依旧在陈嬷嬷身上。

——前段日子,由于我的刻意纵容,陈嬷嬷挑唆丫鬟们,屡次偷盗我房中财物,那些犯事的丫鬟,大部分已经处理了——她们只需要吐出那些赃物,克扣两个月工钱,若有站出来指认陈嬷嬷者,奖励20两银子。

人性嘛,从来经不起试探——

若打从一开始就不信任她们,就莫要试图换来忠贞的结果。

那群小丫鬟们,见失去了主心骨,一个两个争先恐后,开始指认陈嬷嬷,众口铄金,成了一条不可推翻的口供。

丫鬟们是人证,那些失踪的首饰是物证,接着引出陈嬷嬷多年来,在沈家贪污财产的“销赃窟”和“埋藏点”。

我曾经就说过——陈嬷嬷和她女儿冯氏,手脚有些不干净。

一来二去,终于弄清楚了陈嬷嬷和她女儿,多年来贪污的那些财产去向。

——她的销赃地址,是城西的一间当铺,一些尚未出手的赃物,被她偷摸摸藏在家里,陈嬷嬷家的院子,种了一株大树,树底下藏着那些尚未出手的首饰。

那些未曾变卖的财产,是她为了防着自己那个赌鬼,偷偷藏起来的。

我让丫鬟们给陈嬷嬷送一些清粥和咸菜,老年人脾胃不好,被捆在佛堂那么久,不宜进一些荤腥油腻之物。

这段日子以来,尽管我限制了她的自由——五花大绑,却并未在饮食方面苛待她。

……。

讲到这里,倒有另一桩有趣的事,值得一提:

从静安寺过来的那个小尼姑,法号净文,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她偶尔路过,听到佛堂里的动静,或陈嬷嬷以头抢地,向外求救,或碰到了佛堂香炉等,这时,小姑娘的眉目之间,总是露出不忍之态。

“阿弥陀佛”。

我想,陈嬷嬷生了一副慈眉善目之态,极容易引人亲近,净文小尼姑不是人心险恶,所以,我让丫鬟盯紧她,不要让她因一时心善,坏了我的大事。

娘亲问我,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我沉默片刻,道:

“娘,若我想把这件事闹大,大到不能掩饰,大到可能会有损沈家声誉呢”?

娘让我放手去做。

——哪怕我这次把天捅出个窟窿,她也能帮我补起来。

既如此——我倒真想把沈家的天捅出一个窟窿。

经查证:

陈嬷嬷来我府中,不过堪堪1个月,已经偷盗若干首饰,金钗,以及房中的古董花瓶等,价值300两白银。

陈嬷嬷,也算沈家老人,她一个月的工钱是5两银子,加上节假日的赏钱,其实日子本可以体体面面过下去。

偏走了死胡同。

要说陈嬷嬷偷盗的手法,称得上一句讲究——她到市面上淘一些假货,偏这些假货,和我房内的古董一模一样,一些金簪首饰,嬷嬷换成了鎏金的。

本就是我请君入瓮的伎俩。

——顺藤摸瓜,逼得陈嬷嬷把过往吐了个干干净净。

原来这些年,陈嬷嬷和冯氏,竟是把爪子伸到我娘的嫁妆上。

在陈嬷嬷家中,发现了几件价值不菲的古董,是我娘当年的陪嫁,娘去佛堂前,没有带走,而是留在内宅里当摆件。

谁知被这对母女——偷梁换柱。

而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桩事令我费解。

……。

那就是爹爹的态度。

——自从李五的口供传来,爹爹一言不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成天都见不到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部交给娘亲和我做主,外头的生意,是沈藏锋在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