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整体战力 综合展现(1 / 2)王师北定首页

第212章整体战力综合展现

听完黄公爷汇报该部清缴结果,对于黄公爷部的动员能力、号召力、感染力及执行力都不得不深感佩服。这其实就是就是一个部队竞争力的展现!其中包括作战、补给、战损控制及战力补充等部队竞争力的要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德苏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至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投降为止。德苏战争被称为人类最为惨烈、最为致命的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伤亡。

战争一开始德军节节胜利,三个月内就打到莫斯科附近,完全围困并开始清缴列宁格勒。但是从此再无寸进,并开始了持续长达872天,非常残酷的列宁格勒围城战。

在这三个月内,苏联就损失了70的工业生产能力,基础工业产量只有德国及德占区的331942年苏联钢铁产量为德国的25、铜产量和铝产量为德国的20、煤炭产量为德国的17,状况非常悲观。

但是苏联在1941年7月3日组建后撤疏散委员会,将2593家工业企业转移到东部。此举为苏联保留了一线生机,从此苏联开始发挥其过人的动员能力、号召力、感染力及执行力,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从战后一组经过一再确认的数据,可以发现将近四年的战争期间,双方因为动员能力、号召力、感染力及执行力的不同,造成战争实力的消长。战争爆发时,德国东线总兵力是3,767,000人,苏联全国兵力则只有2,680,000人。

经过两年战争期间的消耗及补充,1943年中,德国东线总兵力略增,成为3,933,000人,苏联全国兵力则激增,变成6,724,000人。其间的战争实力的消长,可以发现苏联政府惊人的动员能力、号召力、感染力及执行力。

到了战争末期,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投降时,德国东线总兵力仅剩1,960,000人,苏联全国兵力则成为6,410,000人。政府的动员能力、号召力、感染力及执行力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战争尤其是国战,两国之间决定胜负的决定因素很多,但由此管中窥豹,虽未能得其全貌,也可见一斑了。

在黄公爷的团队中,除了黄公爷的号召力,公爷夫人的动员能力以外,肯定还有能人,有机会要向黄公爷好好的讨教一番,好人才就要让他发光发热,才能做好人尽其才这项治国救国四大纲领的第一项。

午餐时间汪部长来告,公爷夫人与黄芳菊助教正在聚落接受民众的款待,将不回来吃中饭。汪部长建议我们一起到教室与同学们共享午餐。我望向黄公爷想先看看他的意见。

黄公爷说道:这请主公一言而决即可,不过再怎么忙,今天下午我还是要去听主公讲解四则运算的,我都快变成文盲了,在家里已从过去一言九鼎的权威家主,现在再也不能一呼百诺,再不急起直追,以后讲话都没人听啦!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一行十来人就由汪部长带路,前往中华医学院金门新南本院教室,一到教室一看,比原来的教室宽敞而明亮多了,容纳一百人都没问题,而且有高耸的屋脊,上面还加了一些通风窗,显然是我设计之阁楼式厂房的一个简化版。

整个教室的主结构都是使用松木,一股清香味道扑鼻,沁入心脾,舒爽无比,次要的结构则使用刺竹以减轻负荷、同时降低成本。而且显然都经防虫、防蛀及防腐处理过。

在我失去联系的将近一个月中,芳兰已慢慢进入状况,并已建立个人在科学技术领域领导的角色。在整理新技术报告的增补工作之时,芳兰显然都已融会贯通,并能学以致用,发挥其科技领导的才能。

我们一行人一进入教室,上午的课程正好结束,全体人员都站起来问候,我请大家坐下等会儿一起用餐,有问题的同学可以趁这个空档问一个问题,午饭后,不休息的同学可以再问,闲聊也可以。

有一位同学及时问道:我军两次出击都完胜,而且都是过去大家不敢随便得罪的强敌,真是大快人心呀!请问主公,我们下一个目标是谁?在那里?

我回答道:我军两次出击,都能够完胜过去大家不敢随便碰触的强敌,是有许多原因的,因为我军在每次的军事行动,事前都有周密的规划,临战都前有仔细的检讨,战士的素质也够硬,以及对军事目标情况都能充分的掌握等,所以才能在无人伤亡下完胜强敌。

但我军在一个月内经历两次大战役,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战果,藉此累积再战的实力,并详细调查附近对手的情报,务期一击即中,因此短时间内只要不受到挑臖,我军不会轻易出击,这让大家失望了,真是抱歉!

但是我军目前却自己碰到一个严峻的危机,必须要克服,否则不堪设想。感谢这位同学给了我灵感,我们下午上课时,将以此危机做为实例,由我来教各位四则运算技巧,有了切身攸关的实例,各位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一定是没谁了一级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