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整体战力 综合展现(2 / 2)王师北定首页

这时厨房的工作人员开始发送午餐餐盒,时间掌握得刚刚好,我就下了讲台,与黄公爷、汪部长坐前排一起用餐。

两位我军的一级首长同时问我:我们看主公每天行事都从容不迫,凡事都能指挥若定、有条有理的,不像是有甚么大问题存在,到底有甚么必须要克服的严峻危机呀!

我说道:就是粮食问题呀!现在的存粮只够两个多月的消耗,而下次的收成还要等五个月以上,还有三个月的缺口待补,这个问题确实已经相当的严峻了。

所以我要大家在农闲时间,鼓励青壮出门打猎、鼓励老幼妇孺种菜、鼓励水师战士捕鱼、清理缴获、向早期中华移民洽购余粮,并请财政部连络五商十行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紧急采购粮食。

若要缓解甚至于彻底解决粮食危机,有人认为以上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所以应该立即启动紧急应变措施,开始限制性配给粮食,以免发生饥荒,导致无法收拾的后果。

我认为,启动紧急应变措施,开始减半限制性配给粮食,是可以度过难关的,在此期间只会让人容易疲倦,以及因饥饿感伴随而产生的心慌,但不会影响健康,确属高明之见。

但是我军刚开始行动就让军民蒙受如此窘境,虽然我有信心我军军民都会支持,共度难关,但我心难安呀!此外,此地的原住民其实是非常凶悍的,目前乖顺服从只是因为我军不歧视人,而且保证劳动者就有所得。一旦减粮,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过去西班牙人曾想扩张吕宋地区的掌控范围,但是两次向北推进却都铩羽而归,双方死伤惨重,西班牙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有日不落国的称号,说他们不会统治殖民地,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但在吕宋一百多年的统治,西班牙人确实只靠早期中华移民纳粮缴税,以及从美洲跨海远渡数万里重洋前来补给,华人抗议税负过重动辄屠戮。但吕宋的原住民身无恒产,西班牙人一到他们就无影无踪,西班牙人一去,他们就回来了,硬是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我是吃了秤头铁了心,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让大家都吃饱。我知道早期中华移民离乡背井,在外地讨生活,习惯上一定都有不少的存粮,我们可以依照市价加三成价购,告诉他们发财的机会只此一次,以后粮价将只会跌不可能再上涨了。

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也一样,我已请财政部通知五商十行放大胆地抢购,所有费用财政部一率认账买单。我军第四梯次撤退完毕之后,各部水师战船也请优先提供协助运粮。这次我要以最大的决心,不计任何代价,妥善处理好粮食短缺的问题。

午饭后,不但是所有的同学都不挪窝,而且还进来不少的人,老少都有,应该都是勤务轮空的人都到了,大教室里不但所有的座位都坐满,还有很多人站在后面,显然大家都好学,当然也有人是以好奇的心理来看看的。

难得的是中华医学院金门新南本院的五位大老,金正希、王学权、朱沛文、唐宗海、张锡纯也都来了,每个人都正襟危坐再第一排,不但要来听课,连课前的闲聊时段也不肯放过。

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看我与几位大老寒暄完毕,有位同学发问:听说我军又要增开新塔市分院并作为妇幼专科医院,将来虎门镇分院则为固本培元专科医院,铜山分院为伤寒专科医院。使各分院各有专精之处,但也都能涵盖医学之一般性诊疗技术。

同时要建立医学专业制度,深入基础医学研究,又要增设中华青年营和中华少年营新奥分校。有这么多人念书、做研究,从事生产工作的人就少了,会不会因此造成人力短缺,生产力不足,致使社会动荡不安?

我回答道:我首先要由衷的赞美这位同学,你能够掌握实时、正确的信息,并能迅速发现可能的问题。你的问题很好,我需要从三个方向来说明:

第一,西方有位学者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另有一位学者又说正确的使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泉源,还进一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普及教育以及接下来的强迫式义务教育,进而消除文盲是我军的既定政策。

第二,依据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此外黄帝内经灵枢天年里多次提到了人的寿命是一百岁。唐代医学家王冰解释素问上古天真论时说:度百岁乃去中的百岁指的是一百二十岁,并引用了尚书洪范注释一曰寿,百二十岁也。

所以人的寿限应是一百二十岁,但是实际上,目前的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医学知识不够普及,个人不懂养生所致但是医疗照顾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将来如果我军普遍提升医疗照顾,使得平均寿命达到70岁,如果又能让人人吃得饱,婴儿出生率将大幅成长,届时人口数将再翻倍以上,再加上妇女劳动力的释出,因此不虞有人力短缺,也不会有生产力不足的问题。